【原文】(13.7)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则而忘人之势。
【通译】
孟子说:“古代的贤明君王喜欢听取善言,不把自己的权势放在心上。古代的贤能之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自己的学说,不把他人的权势放在心上。”
【学究】
善乃人之本质,当一个人真正追求内在的真实时,还会在意外面的装腔作势吗?显然不会;当一个人真正快乐的时候,还会在意他人的势利眼吗,也不会。人只有真实快乐时,就不会在意那些所谓的外在支撑。快乐和善良在于心。
【原文】(13.8)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通译】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学究】
孟子经典子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震耳发聩,人人皆知。其实通过这段文字的解读,很显然孟子说的穷和富都不是物质所指,而是内心对仁义真实的认知多少。一个人对仁义的理解能皆善天下时必定需要济世而为,当还没有达到这样境界时,就要安心修行,好好修炼自己。一切为做而做的行为都是穷者。
【原文】(13.9)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通译】
孟子说“一定要等待有周文王那样的人出现后才奋发的,是平庸的人。至于豪杰之士,即使没有周文王那样的人出现,自己也能奋发有为。”
【学究】
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孟子在这里一针见血。英雄不会等待时势,只要英雄在,时势永远在。正如希腊哲学中描述的英雄,英雄注定是孤独的,也是悲壮的。孟子何尝不是这样。
【原文】(13.10)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通译】
孟子说:“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学究】
有理不在声高,有节无需宣说。有时候无声胜有声,这里有点庄子的味道。善于教育是善于管理的核心,国家如此,企业如此,家庭如此。中国重视教育的传统流传几千年,才有了现在这样的中国,即便中间有些断档,但教育的
【原文】(13.11)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通译】
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会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三岁小孩没有不知道亲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没有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
【学究】
人有天然之性,那就是良知良能,只是随着年岁的成长,那些社会中尔虞我诈的环境污染了本来的良知。明代大儒阳明先生《致良知》为这里做了最经典的诠释和最深入的探究。这里融合了道家、佛家和基督等等学说的经典,可见任何学习最后都鬼节到原始的本真,展示人性的真善美。
【原文】(13.12)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通译】
孟子说:“人的品德、智慧、本领、知识,往往产生于灾患之中。那些受疏远的大臣和贱妾所生的儿子,经常操心着危难之事, 深深忧虑着祸患降临,所以能通达事理。”
【学究】
人天生无忧无虑,可是一旦接触社会,复杂的环境就容易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孟子这里借孤臣孽子来说明人只有在不被他人认同时,反而更能显示其进取心,那是正向努力的行为,当然也有自暴自弃行为的人。孟子始终引导大家向善,无时无刻都在提醒大家,什么是仁义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