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听樊登老师《可复制的领导力》的第一节《什么是领导力》,今天上午听第二节《如何处理员工关系》,第三节《沟通视窗》,结果中午从十二点半睡到三点还有点醒不了,课程内容量比较大,自己的脑子也真是受累了。但是,有收获是最重要的。
领导力是可复制的,需要将方法流程化,不断刻意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拥有领导力。而且不是因为怕而产生的领导力,是因为尊重和信任。读书会里讲的书,西方的多一些,樊登老师经常会说西方与东方(中国)在思维上有很大不同,中国大贤说一句话也许够很多人琢磨一辈子的,甚至一辈子也捉摸不透。但是,西方会将步骤分解,告诉大家一二三四步,跟着步骤来做,人人都可以达成目标。中国人强调悟,西方强调方法。樊登老师经常会聚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例子,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用樊登老师的话说,就是“产出率”不高。而苏格拉底的学生跑来问什么是人的时候,他说是“人是无毛的两腿动物”,当然这样的定义很粗糙,但是在不断地找到反例的过程中,定义也会逐渐被完善的。
第二节《如何处理员工的关系》主要讲的是《联盟》这本书里面的理念,我还比较熟悉。书里很著名的一句话是,公司不是家,是一个球队。因为父母不会开除自己的儿女,但老板却很大可能会开除自己的员工。员工和老板有着共同的愿景,不断推动公司的发展,达到双赢局面。
其中提到,坐在教室里学习的人可以分三类,prisoner(犯人),passager(过客),explorer(发现者)。樊登老师分享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他原以为自己这么好学、上进,不可能是prisoner。一次跟太太吵架,太太说他嘴特别损,喜欢拿大家的缺点开玩笑大家,都讨厌他,只是不好意思告诉他。樊登当然是极力反驳,事后跟朋友见面,就想着验证一下,他问朋友自己是不是特别损,喜欢拿朋友的缺点。朋友回答说,别太在意,大家都习惯了。有些缺点,别人不指出来的话,自己可能永远也发现不了。而且,还有很多的时候,别人即使指出来了,自己也不会认真,更不会去求证,自以为是让自己和成长失之交臂。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例子。三个高中同学好不容易聚聚,可以聊着聊着,变成他俩对我的控诉了,大意是说我没有get到别人说话的重点,而且总是提反对意见。当时我就有点蒙了,我居然是这样的人吗?不应该吧。回家以后,拉着老公聊半天,后来又跟弟弟求证。得出结论:我确实是特别喜欢反驳别人。第二天我还专门跟同学联系沟通,说一定要做出改变,感谢他给我提意见。
放下我执,成为explorer,发现越多,成就越多。
第三节《沟通视窗》,第一次听这样的课,内容量很大,需要好好消化。
先上图。
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称为公开象限,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是隐私象限,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是盲点象限,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是潜能象限。
公开象限和隐私象限要尽可能大些,盲点象限要尽可能小些,潜能象限需要不断深挖。我自己公开象限和隐私象限已经在有意识地扩大,盲点象限还需要再努力,还好,已经在路上了。
盲点三境界:
大禹:闻过则喜。
子路:闻过则拜。
樊登:闻过则问。
主动从prisoner到explorer,我至少属于第三种境界。
通过自我揭示将一部分隐私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通过恳请反馈将一部分盲点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扩大自己的公开象限,赢得领导力所必须的尊敬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