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了《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的第5章和第6章。这本书难度有点大,因为我感觉对我来说有很多陌生的词语,都要慢慢细读、理解。
匹配:舒适区边缘,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
生活中我们总会给自己设限,比如文章中说的“运动1个小时”、“每天学习英语1小时”等等,我今年也曾给自己规划了这些计划,但是运动坚持了2个月,英语学习1个月之后果断都抛之脑后了,我感觉对我来说有难度,真的很难完成,产生了厌倦心理导致不想再坚持了,每天都在自己给自己找理由放弃。其实像作者文中提到的方法,在舒适区之内,每天自愿而又特别享受的去学真的比强逼自己学习要效率高。
深度学习+行动力
如何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有以下3个步骤:(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2)深度缝接新知识;(3)输出成果去教授。
读到这一部分我想到前几天刚读完的樊登老师的书《读懂一本书》,就强烈建议多读书,让自己知识面拓宽,同时也要做到更好的输入和输出,这样才能讲你读到的,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被自己所运用。
行动,我不是一个行动派的人,我适合去说而不是做。这就是为什么我什么都做不好的原因吧,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呢。我记得有一天早上5点左右,我孩子在迷糊中说了一句“妈妈,你别忘了去跑步”,然后我看了看她,小丫头竟然是睡着的状态,我后来回想了一下,如果不是我孩子提醒,我应该那天早上不去跑步了。我个人清晰的认识到我需要抱团行动,让别人督促我,也许还是自己内心的想法未曾改变吧。
写到最后,我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多读书,储备知识,改变思维,用改变去督促行动,用行动去实现自我。
金句:
1.距离我们太远的事物,我们通常无法把握,无论它们是令人痛苦的还是令人享受的。
2.你会明白,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阅读、写作、反思、培养习惯、练习技能、建立认知体系,等等,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向外扩展。
3.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