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麦顶小学 陈燕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概括主要内容、作批注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理解语言、体会文章内涵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没情境,承上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作者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牛,也没有必要害怕鹅。)
2、过渡: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第5-12自然段。
二、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1、快速浏览5-12自然段,找出在这件事中有几位主角?(指名生说:鹅、“我”和金奎叔)(老师板书:金奎叔,“我”。)
2、谁能用一句话告诉我们,围绕这三位主角发生了什么故事?(同桌讨论,指名概括:“我”被鹅追赶,吓得狼狈不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并教育我不要怕鹅。)
三、细读探究,理解感悟。
1、自由读5-12自然段,把你觉得最有趣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找一找,想一想,写一写,把你的感受作好批注。
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互相探讨、交流、补充或删改批注。(老师巡视、点拨)(小组讨论后,将最终确定的批注拍照上传。)
3、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老师根据拍照反馈的信息,挑选出相同句子或语段的小组讨论批注,并同时一起出示出来,请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同学也可以再发表不同见解。
4、读议结合,教师相机重点指导相关句子或语段的朗读。
(1)指导学生读出鹅欺负“我”时的神气,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不堪。
①指导品读第5自然段:
找出文中描写鹅欺负“我”的句子,读一读,这鹅真是—-(生:太神气了,师板书:神气)这时候鹅心里会是怎么想呢?(指名说)
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鹅的神气?找出重点词,边读边比划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和嚣张。(生勾画,自读——指名读—-齐读)
②指导品读第6、7段,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生汇报。(板书:狼狈(指名读—-齐读)师:这种哭叫不但没有使鹅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读第7自然段)
小结:作者用短短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鹅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我形象的?(指名说: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③小小的鹅把一个小孩吓成这个样子,孩子为什么这么怕鹅?(指名联系上文,汇报读第1自然段)(回到课文开头,师:因为“我”相信了这种观点,也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牛和鹅,而这显然是不对的。)
过渡: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救星到了!
(2)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刚才还神气活现的鹅现在怎样了?(指名读)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指名说:落荒而逃、狼狈……)
(3)师: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刚才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鹅了。(板书:不再怕)
是什么让“我"明白的呢?(指名读:金奎叔说的话。)
(4)找出文中金奎叔说的话(第12自然段),(勾出来,自己读一读。)师生合作读,说说这些话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自由发言)
(5)作者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对鹅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它大,可是我们实在比不上它呀!
4、全体学生运用反馈器进行选择,选出合作学习中批注做得最好的小组,并阐明原因。
5、小结: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指名生说)
过渡: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同学们如果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呢?(生自由答)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看你是否能运用今天领悟到的道理来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
1、读故事,想办法。(课件出示)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孩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7天。一放晴,她又会为女儿发愁,因为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过过几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天,一位哲学家告诉她,()从此以后,老太太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1)师: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健康?
(2)生自由谈后,课件补充出示——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女儿高兴,因为她卖伞的生意就好了;天一放晴,你就该为儿子高兴,因为他又可以晒布了。
2、实话实说:
(1)你是怎样看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
(2)你是怎样看待父母唠叨的。
(3)你是怎样对待老师对你的批评和教育的?
四、总结升华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正确认识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板书设计
牛和鹅
牛怕人鹅不怕人角度不同
金奎叔不要怕结果不同
我不怕鹅、 不欺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