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总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相对于南方的秋天,北方的秋似乎显得有些急,十月中旬就早早的来了,像赶着出嫁的新娘,带走了绿色的嫁妆、留下灰色的念想。
我的家在黄土高原上,这里的秋天,有的只是荒芜、寂寞和空旷,仅有的暖意,也终被那萧瑟的秋风给吹散了。
说起秋,我想起上一次回家的情景,又找到了那秋日仅存的温暖。
那时正值十月初,家乡已被悄悄地遮上一层灰纱。秋,就这样早早来了。坐了两个小时车,才到村口。那时村里还没有通车,要走五里多的山路才能回家。以前总是这样,每当秋冬季节来临,就要忍着严寒走五里的山路去上学。路旁的溪水不停地喧嚣着,冲击着溪底的卵石。单薄的卵石怎耐得刺骨的溪水? 它的心一定在流目。
走过铺满秋叶的小路,到了一片枫树林中。地上满是刚落下来的枯叶,不过不同于先前的,这火一样红的枫叶如同给这小路铺上了一层红地毯,欢迎秋的到来,欢迎我的回来。秋风拂过,树上还未落下的枫叶不断凋零、飘落。我张开双手,静静地吮吸着秋的气息,完全融入到这一幅“落枫秋景图”中 无法 自拔....
此时,一声凄清的叫声把我惊醒。抬起头,一只大雁孤零零地从天空飞过,它的神情那么地哀伤。
一阵电话铃声响起,原来是妈妈,听到了妈妈盼我归家的急切声音,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家的方向奔去。这山,又怎能明白我,带着归家的渴望与母亲殷切盼望的源温暖。不知不觉中,我离家越来越近了。母亲倚在家门边、焦急的望着远方。看到了我的身影,笑着向我走来,用她那黝果而有力的手接过我的包,静静地看着我,用母亲所特有的目光。我清楚地看到她的眼睛中充溢着泪水,眼角的褶皱也似乎更深了。
“妈”,我轻声地叫道。“傻小子,还知道回来呀,几月不着家了。”我知道,妈妈很开心,因为,我是她的念想。
家乡的秋,虽然有凄清,有哀伤,但不失温暖。这秋,在我眼中已不只是秋,更是落叶归根的情结;这秋,不只是秋,更是浓浓的思家之情。
恩师点评: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调表达出浓浓的思家之情。文章从秋天写起,从一次回家途中入手,自然地借景抒情,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语言自然流利,思路清晰,感情真挚,是一篇较好的写景抒情散文。
文章写于2008年的秋天,初一的我为了写这篇文,以堂而皇之的理由请了三天假,就是为了让自己去真真切切的感受一番,2013年偶然翻出本篇文章,经恩师贾延平教导修改。特此拿出,诸君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