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009:为什么这么爱纠结?

写在前面:这是我#反思2017#系列的第九文章,#反思2017#是在这一轮三十天写作营给自己订的主题,希望能够通过每日至少1000字,探寻已经固化在自己心中已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找到深层次的原因,并一个个予以解决。

同时,正好在之前学了引导力一阶的相关课程,故这个系列的文章都会按照ORID的层次和架构来展开,尝试通过一个个问题与自己对话,探寻与反思。如有絮叨,还望见谅。


为什么这么爱纠结?

缘起

缘起是最近主持一个大项目,在供应商的选择上,我犯了许久未见的纠结症,表现分外突出,包括但不限于:

- 迟迟不能做决定。前前后后谈了好几轮,该要的信息也基本都要全了,再多讲也无非是车轱辘话了,但还是定不下来要选择哪家。

- 一直在征求他人意见。我是项目的负责人和甲方的对接人,为供应商的选择我召开了好几轮的会,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根据他们的需求我再去做后面的工作,但最终选哪个供应商,还是定不下来。

- 即便做了决定,会一直质疑自己是不是对的。大概昨天终于把决定作出要这样这样办,但我的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还在和项目组成员探讨要不要最终就确认这样了,要不要再等等再看看。心里也知道这就是deadline了不能再拖了,但心里还是在纠结,会不会有更优的选择。

- 别人稍微提一个和我的决定相反的意见,就会在心里回味许久。心里已经默默做了决定,就这家了。但别人会从其他角度提出其他的意见建议,这样是不是更好?那样是不是更好?我觉得好吵,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意见?早干嘛去了不是征集了你们的意见了么为什么之前不说呢?但心里还是会嘀咕“啊他的这个想法是对的吧,要不要再考虑下或者再尝试下”……

……

这个纠结的状态持续了好久了,分外suffer。

我就在想呀,使劲想呀,这个纠结,到底是为什么呢?

还是内心的完美主义再作祟。

我想做好呀,想做完美呀,想让所有和这个项目相关的人都合心意呢。客户,用户,老板,同事。我希望他们每个人看到,想到,提到这个项目的时候,都是交口称赞。

所以才会迟迟做不了决定吧。

洞察纠结的本质

但纠结的本质原因,应该远远不止以上这一条。

完美主义,不愿负责,怕担风险。在这个案例里,我希望最后所有的相关人都能够对项目交口称赞以致迟迟做不了决定,此为完美主义;征集了好多轮好多轮的意见建议,此为不愿负责和怕担风险,可能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内心深处是有一个“这个决定是大家一起做出的,即便最后结果搞砸了也不光我一个人背锅”的意思在的。

再往深处去探。纠结的本质是缺乏判断力。如果你有足够的判断力,完全可以雷厉风行当机立断,我就是要A,不要B。当对这个事物的本质洞悉不够清晰时,当无法做出有效判断时,当然会纠结。

在现今这个时代,判断力是比注意力还要稀缺的资源。

那接下来怎么办呢?

首先是承认,不可能事事都做到完美,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承认做决定就会有风险,阳光照得一个人有多亮,他后面的影子可能就有多黑。基于这个前提假设,允许自己在做决定时犯一点小错误,允许有一些失误,迅速迭代,越变越没。

最重要的是增强判断力,把握关键点。看任何事物的时候要能够洞悉到本质,不断问自己做这个事情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本质是什么,摒弃那些不重要的信息,抛弃纷繁杂扰,撬动那个杠杆解。

承认不完美是修炼内心,增强判断力是提升能力。


以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653评论 25 709
  • 每日穿梭在人来人往,告别了校园后慢慢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说不上欢喜也不会落寞。 从学校就每天说着不忘初心这样的句子,...
    林筠阅读 1,599评论 0 0
  • 【回顾篇】上一章的最后是这样写的: . 黑衬衫和很多同学,都在用惊恐与愤怒的眼神看着我。 我颤抖了一下,松开双手。...
    陆大总监阅读 6,811评论 13 29
  • “今天出去跑步被打脸了!” “被谁打了?” “耳机线” “.......” 作为万千跑步爱好者,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
    生活优选家阅读 12,707评论 1 25
  • 思秋 一片落叶 飘入了童话 悄悄 幸福 一池清水 荡进了梦境 轻轻 遐想 一只秋蝉 鸣叫着夏季 久久 怀念 一阵风...
    黑色大萝卜阅读 1,05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