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好,李焕英》,我哭了好几次。在没有看之前,我看很多看过的人都哭了,不知道都是被戳中哪个点,
1 电影中,依稀记得贾晓玲说:我做过很多事,但是没有几件让妈高兴的,我就是想做点啥让你高兴。
让妈妈高兴,我相信这个每个孩子最单纯的想法,我小时候也是百般的想讨好妈妈,让她高兴。
我是家里的长女,但是责任感并不是天生的,会照顾人也不是天生的。爸妈出门打工挣钱养家,我就是单纯的想做点啥,让他们在外面打工放心。等他们回来,我想着他们一年的辛苦,就做一些我能做的,告诉她我的成绩,让妈妈高兴,让她知道有我这个女儿很争气,不比男孩子差。
就这样一点点的为了讨好爸妈,我就学会了一身居家好本领:做饭、打扫、收拾家务。爸妈也知道,家里有我呢,放心。等我长大后,我妈还说,家里姐弟三个,最放心的还是我。听到这话,真的是骄傲、开心、心酸、难过都有。
2 、冷特的妈妈病重做手术,贾晓玲去安慰。冷特说:“我都想我妈从来没有生过我。”
这句话让贾晓玲决定,改变妈妈的命运,哪怕未来没有自己。在我理解就是,她认为,妈妈的一切都是她造成的,所以决定牺牲自己,让妈妈接下来的一辈子都开心、幸福、有钱。
孩子有多爱自己的妈妈呢?可以为了妈妈牺牲生命。
从别人那里,我听到过我妈刚嫁过来受欺负的传言。我老家安徽农村,那个年代特别重男轻女,我妈第一个生了我,所以被周围人看不起,我爷奶还动手打过。我听说的时候,特别心疼,心疼的想哭,强忍着暗暗的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对我妈好。
但是那个环境,我一个女孩子能做什么呢?甚至我的童年,都没那么美好。我就想,我要是个男孩子就好了。以至于,有好几年,我都不承认自己女性的身份,让自己像个男人。
3 、临剧终,贾晓玲恍然明白,原来妈妈也一起穿越过来,并且妈妈同样的选择,说:“你怎么就不相信同样的路我是幸福的呢?”
贾玲的母亲去世,一直是她无法接受的事。这次导演这部作品,是对自己的母亲告别、释怀。她终于跨过了心理这道坎,用电影的方式补偿了遗憾,感觉到了她的如释重负。
等我意识到我自己的问题时,我已经二十好几了。面对恋爱、工作的打击后,我终于反思这个问题,问自己为什么我会感觉这么累?
因为我把不是我的责任,全都拉过来背在身上。从心底里,我并不认可自己,也不爱自己。
就像我妈当年遭受的待遇,那是时代环境如此,也是她自己的选择。我是没必要、没责任去承担她的痛苦,妄想通过我的努力让她变得幸福。
当我理清边界,做回自己,世界就充满了光。我也开始变得灵动、活泼,重新做回孩子,又重新成长。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是为了修行。各自修行,互不打扰。
结语:这部电影其实我并没有感觉到有多高明的表达技巧,但是因为真诚,因为代入感强,让很多人感动、感伤。
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更爱妈妈。想让孩子以后更好,妈妈少为家庭付出点,多做自己的事。妈妈活的精彩,孩子内疚感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