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凯利(kk)
一切已经开始,但也仅仅是个开始
凯文·凯利(绰号KK)一直对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有着深刻的见解,KK之前引起巨大反响的《失控》写于90年代,那时候真正的互联网还没有形成,但KK凭借着自己想象和对趋势的判断,大胆的预言了今后科技的发展趋势,并且在这20年间一一应验,涵盖的领域几乎包含了如今所有的互联网经济热点概念,如: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网络社区、大众智慧,迭代等。此次他在新书《必然》中,告诉我们在我们将会向哪些方向前进,必然而然。
在现代社会变化是必然的,而其核心是科技的变化,科技正在迅速的改变我们的世界, KK总结了自己几十年来对科技的观察和分析,将科技的元变化趋势总结成12个关键词;形成(Becoming)、知化(智化)(Cognifying)、流动(Flowing)、屏读(Screening)、使用(Accessing)、共享(Sharing)、过滤(Filtering)、重混(Remixing)、互动(Interacting)、追踪(Tracking)、提问(Questioning)以及开始(Beginning)。
它们高度叠加,相互作用,为我们描绘出未来三十年科技发展的蓝图。同时KK希望我们在面对各种极力向前的科技时,“以一种警醒的态度来拥抱新科技”,比阻止、否认等退缩行为要有效的多,“我们必须要深度参与,亲身体验,谨慎接受”,才能与科技共行于前路。
一、形成(Becoming): 网络时代的信息以爆炸的速度递增和传播,技术永远在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都参与到了这场科技革命的进程中来。在过去30年我们已经开创了不可思议的起跑线-可以创造真正伟大事物的坚固平台,但是即将到来的将会不同,将会超越现在,我们正在这个美好时代的开端,我们现在处在或者说未来的归宿会是“进托邦”(protobia),它是一种变化的状态,一种渐进式的改进,我们都正在’形成’’,这在人类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最佳开始时机,我们都没有迟到。
二、知化(智化)(Cognifying):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不错发展,比如摄影,现在的手机相机通过算法和智能成分,取代了巨大而笨重的镜头;虚拟化学实验可以取代实验室里危险的瓶瓶罐罐;知化的投资,用人工智能分析股指、优化避税方案、优化投资组合;超级电脑“沃森”与“深蓝”,可以通过训练,完成许多人类不能完成的事情,并通过自身的算法对自己的能力不断进行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从2009年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吸引了超过170亿的投资,并且这一数字还在呈现几何性的增长。
近期,三项重大突破将会开启人们期待已久的人工智能时代。他们是:廉价的并行计算、大数据以及更好的算法。在未来,机器人将会取代人们进行以下四类工作:①人类能从事,但是机器人表现更好的工作,如织布等体力劳动。②人类不能从事但是机器人能从事的工作,如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紧密仪器。③人类想要从事但是还不知道是什么的工作。④(刚开始)只有人类能从事的工作。
未来人类和人工智能是共生而非对立的关系,人工智能帮助人们更高效的生活和工作,并在人类的训练下不断的优化和进步,进而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人类也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不断深化思考,对新的领域发起探索,进而促进科技进一步发展。
三、流动(Flowing):互联网时代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印件,而所有的信息都变成流动的,我们正在进入计算机时代的第三个阶段:流(the Flows)。今天最基本的单位是流(lows)和信息流(streams)。比如我们在YouTube上订阅视频流,大量时间都沉浸在新闻、网站等信息流里,而我们的时间也切换成了实时模式,通信是实时的,购物也是实时的,整个世界都在流动。
四、屏读(Screening):在没有书的时代,文化围绕着言语;后来,文化围绕着文本;将来,则围绕着电子屏。超过50亿张屏幕在我们生活中闪烁,将来还会有更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屏幕之民,人们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屏幕上,比如游戏、电视、社交,而人们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少,屏读使人们的阅读变得社会化、功利化、碎片化,但也更具有流动和分享性,在未网络正在形成一个超链接的万能图书馆,屏幕将会成为我们用来和无处不在的知化互动的工具;
但是传统的纸质书也有其优点,它们的信息更加严谨系统,而且心理学家发现它能让人们更容易进入心流模式,进而进入作者构筑的精神世界,让人们去系统的阅读和思考,让人学会深思慎言,并且它也是目前最佳对信息的保存形式,所以在未来并不会被取代和消失。
五、使用(Accessing):Uber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却不拥有任何出租车;Facebook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媒体平台,却不创造任何内容;阿里巴巴是最有价值的零售公司,可却没有任何库存。我们可以观看一部电影,却无须拥有录影带、碟片等媒介;读电子书,而书却保存在亚马逊的云端。我们使用的东西,远远大过我们拥有。一切产品都在减物质化,变得更轻盈、更便宜,更少的物质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一个趋势。如此这般,使用变得越来越即时、按需、方便。世界也变得更加“去中心化”(比如,比特币是对各国央行的去中心化)。我们使用平台(如itunes、谷歌、百度)来分配和得到资源。大量的资源都保存在云端。我们将从所有权为重过渡到使用权为首,使用比占有更重要。减物质化、按需使用的即时性、去中心化、平台协同和云端推动促进了这一进程。
六、共享(Sharing):我们通过社交媒体的分享、合作、协作和集体主义正在迈向一种网络世界所特有的、数字化的“社会主义”。我们共享的内容也在深层次拓展,从个人生活信息、知识共享、资源共享到经济方面的众筹等活动,都在彰显着自下而上的集体力量,这种完全去中心化的力量几乎是开始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七、过滤(Filtering): 随着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人们每天面对的信息海量增长,人们越来越难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时候过了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自身会根据自己喜好和需求过滤掉一部信息,而家长老师和商店也会将自己过滤过的信息再传递给你,在现代随着科技的普及,算法在过滤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算法通过对于你历史行为的判断,推荐给你可能会喜欢的音乐、商品、信息、广告。让你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也企图通过这种个性化的定制吸引你的注意力占领你的心智。八、重混(Remixing):真正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不是来自于新资源的发现和利用,而是源于将原有的资源重新安排,使其产生更大的价值。这就是”重混“。同人小说、同人电影,就是重混。KK认为:“未来三十年里,最重要的文化作品和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将是重混现象发生最频繁的地方。”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破坏式创新”吧。
九、互动(Interacting):虚拟现现实技术(AI) 和3D技术正在日益的发展, 完全逼真可信的虚拟现实即将实现。未来我们将会在三个方向上拓展,一是我们会继续给自己知道的事物添加新的传感器和感官功能,二是互动发生的区域将会继续向我们靠近,三是最大程度的互动会要求我们跳入到技术本身。
十、追踪(Tracking): 我们将构建出一个“量化自我”。这种主动且有意识的追踪信息称之为“生活流”。被动的追踪方式称之为“生活记录”。物联网的设计是用来追踪数据,这也是云端的属性。追踪将会变得无处不在,监督也会变得无处不在。实现文明的相互监督需要技术的修补和新的社会准则。
十一、提问(Questionning): 曾经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已变得理所当然。科学作为一种手段,主要增长了我们的无知而不是知识。人工智能、基因操控、量子计算将会在不愿的未来释放新的重要问题,那些我们从没想过要问的问题。而今,答案将会变得即时、可靠、无处不在,提问,提那些我们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变得比回答更重要
十二、开始(Beginning)
未来三十年,我们将沿着与过去30年同样的方式挺进,那就是更多的流动、知化、共享、追踪、使用、互动、屏读、过滤。我们正站在这开始的时刻。
已经开始,当然,也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