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了能让女儿体面的出嫁,苏莉的父亲为她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然而,在这场婚礼上却发生了一场让人措手不及的闹剧。
如果从出生算起,苏莉是幸运的。和我们这些土里土气的农村孩子相比,苏莉的生活更像一个公主。
苏莉的爸爸是很有名气的厨师,他总会给苏莉做很多好吃的。我们上学时候,路过他们家的时候,扑鼻的香气馋得直流口水。她们家的亲戚基本上都在大城市里工作,经常给苏莉买新奇的玩具,漂亮的衣服。
-(2)-
那个时候,我总是问妈妈,为什么苏莉的头发那么黑,还特别香?为什么她总有穿不完的花裙子?为什么他们家晚上也亮堂堂的,像白天一样?为什么他们家的时钟那么大那么漂亮,还会发出“咚,咚”的敲钟的声音?
因为这些东西是我们渴望,而又无法拥有的。对于我的十万个为什么,妈妈总是笑而不答。
后来我们长大一点了,那份羡慕也淡了。
因为我们慢慢开始变得相似。苏莉家的洗发水不再那么特别,她也开始和我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她们家的钟表已经好久没有响了。
苏莉的妈妈病了,苏莉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的爸爸带着妈妈到处看病,最后苏莉的妈妈还是走了。
那一年,苏莉刚刚十五岁。
-(3)-
妈妈走后,苏莉的哥哥嫂嫂从家里搬走了。
家里一下空落落的,一向穿衣讲究的父亲开始邋里邋遢。身上的衣服已经有味了,也不换洗。脸上的胡茬让他看起来特别沧桑。父亲一下子老了很多。
干净整洁的家里到处堆放着杂物,厨房里馊了的食物发出一阵阵恶臭。
苏莉无心再继续上学,开始在家里学着做家务,照顾父亲。
哥哥嫂嫂很少回家,曾经明亮的灯光渐渐暗淡下来。热闹的家里,如今清冷得让人害怕。
苏莉是个坚强的女孩,她帮助爸爸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慢慢的,苏莉的爸爸为了苏莉振作起来。
在苏莉二十三岁这一年,他终于为苏莉准备好了一份丰厚的嫁妆。
苏莉要出嫁了。
-(4)-
有妈才有家,没有妈妈的这些年,苏莉用自己的力量守住了这个家。可是,在出嫁的这一刻,她脸上的失落还是让人心疼。
家里的姑姑姨妈提前几天来到苏莉家,帮着这个可怜的女孩准备着婚礼上的各种事情,她们担任起了妈妈这个角色。
都说长嫂如母长兄为父,可是,直到婚礼的前一天晚上,苏莉的哥哥嫂嫂才出现。
“太忙了。”是他们永远的借口。
父亲对儿子的表现十分不满,他们的母亲不在了,哥哥不应该更疼爱这个妹妹吗?他做事的方法太让人心寒了。
看着失落的女儿,父亲压下了所有的怨气。他不想让女儿的婚礼留下遗憾。
直到第二天新郎到来之前,一切都还算平静。
苏莉爸爸的人缘很广,婚礼当天来了好多人。大红喜字张贴在每一个可以看到的地方。苏莉的父亲,看着美丽的女人,浑浊的眼泪顺着脸上的皱纹缓缓流下,“如果你妈妈还在,她看到你出嫁的样子一定很开心。”
女儿出嫁的日子,谁也不许流泪。苏莉爸爸抹掉自己的眼泪,又捏捏女儿的脸,“孩子,你一定要幸福啊。”
苏莉靠在父亲的怀里,在这样的时刻,有了离别的忧伤。
-(5)-
屋子外面喜气的奏乐越来越响亮,接新娘子的新郎官来了。屋子里的伤感气氛也慢慢散去。接新娘要撒红包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喜气的日子,新郎慷慨大方,见者有份。院子里几乎人手一个红包。鞭炮声噼噼啪啪的响着,苏莉的嫂嫂抱着孩子挡在新郎的前面,索要一份万元红包。如果不给,绝对不会让新郎走进房间。
当场的人都愣住了。嫂嫂要得太多了,新郎没有准备,接亲的人说尽了好话,嫂嫂也没有丝毫动摇。嫂嫂和新郎僵持着,气氛有了微妙的尴尬,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把他们围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
要红包本来是沾沾喜气,现在反而搞得大家都很难堪。
嘈杂的声音传进屋子里,父亲坐不住了。苏莉嫂嫂的做法让家里的亲戚都感觉没面子。父亲气冲冲地走出外面,几个亲戚也来劝说苏莉的嫂嫂。
“想要钱,我给你,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父亲的呵斥声激怒了苏莉的嫂嫂。她的脸火热的发紫。一场公公和儿媳妇之间的战斗打响。
-(6)-
她不依不饶地扑向沧桑的老人。老人抵不过年轻人的力量,颤颤巍巍地往后退了几步。大家实在看不过去,纷纷指责苏莉嫂嫂不懂事。两个人的战争又演变成一场混战。辱骂声,叫嚣声,每一声都掩盖掉了喜庆的音乐。
混乱的现场,不知道是谁伸手推了一下苏莉的嫂嫂,她立马撒泼打滚地扑向乱糟糟的人群。
苏莉的哥哥从屋里冲出来,看到自己的媳妇被人欺负,他顺手拿起墙角的一把铁锹,挥向众人。
有人被推倒了,有人被踩到了,有人跑过去把苏莉的哥哥按倒在地上。桌子被掀翻了,酒菜撒了一地。
苏莉站在院子里,眼泪冲乱了她精致的妆容,“别打了。”
她的声音被叫喊声淹没了。那一刻,她悲伤到了极点。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为什么会是这样?
如果妈妈还在,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吧?
她绕过扭打在一起的人群,跟着新郎上车走。汽车发动的轰鸣声让一切都安静下来。大家狼狈的模样和墙上的大红喜字那么的格格不入。
苏莉的哥哥嫂嫂也走了,他们说,从此以后再也不会踏进这个家门。
人群散了,苏莉的爸爸坐在凳子上看着满院子的碗筷,那张被岁月雕刻过的脸上没有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