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黛比·福特的《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看到一半心里就跳出四个字: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出自《道德经》第四章,原句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百度对这个成语的解释是: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这样的解释,过于宽泛,在韩鹏杰教授的《道德经说什么》这本书里,他对这句话的注释是:(道)锋芒不外露,解除纷扰,在光明之处与光融合,在尘垢之处便与其同一。他用五个字做了概括:同流不合污。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本书,就是用了整整一本书说明怎样和自己内在的“污垢”和平相处,同流但不合污。
封面上就用一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与其做一个好人,不如做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必定不是一个圣人,他会有同情、亲切、乐观这些积极的特质,也必然会有恐惧、嫉妒、仇恨这样负面的特质。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特质本身,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对我们造成伤害的是对负面特质的压抑。鲁迅先生不是有云: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吗?
书的开头,作者说了一个真实的案例特别触动我。一位年轻的妈妈找作者告解,对自己的孩子存在着仇恨的情绪。乍一看,特别容易引起反感,一个母亲怎么可以对自己亲生的孩子产生“恨”的情感,但是每一个亲力亲为把孩子带大的母亲扪心自问,我们自己能做到永远用爱和耐心包容自己的孩子吗?难道就没有在某一个瞬间产生过很烦、很累,很想甩手什么都不管的想法吗?——至少这种感受我常常有。
但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错,做一个好母亲不是压抑这个想法,让自己表现得完美,而是要去思考为什么孩子会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情绪。到底是孩子的行为让我们产生了恨,还是孩子的行为勾起了我们以往的记忆或者感受,让我们不自觉地用“仇恨”这样情绪来保护自己?仇恨一定是有害的吗?它是否会有什么好处呢?
对于怎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作者在书里提供了很多练习,总结来说,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法。
说出来。有时候我们特别敏感某种行为,正是因为我们自己也具有那样的特质。当我们指责别人没有诚信,那反过来大声说出“我是没有诚信的”时,自己的内心又是什么感受呢?是害怕、痛苦还是满怀仇恨呢?如果我们不能心平气和的接纳一种特质,就必然存在着引发其的症结。说既是一种发泄,也可以帮助找到症结所在。
写下来。安静、没有打扰的写作,也可以帮助自己接纳内在的想法。 把一闪而过的念头,用文字清晰明白的写下来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那么想的,或者找出引发这个念头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冥想。说实话自己的冥想做的并不好。让自己的大脑安静下来,在某个时刻专注在某一个念头上面绝对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偶尔能全心全意的做到一次,身心都会感到巨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