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学针札记(30):做减法不要做加法

黄帝内针是一个至简至易的针法,简易到何种程度?不用增一分、不用减一分,也就是不要去怀疑或变动规则,也不要去多加人为臆测和主观意见。像个傻瓜相机一样,拿到手里,对准人像,按下快门就是。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用去考虑光圈、快门等任何技巧性的操作。

话是这样说,其实一下子很难做到。有些人还没学,就先有了穴位背不出、扎针下不了手等先入为主的包袱;有些人学着学着,就掉进了针法的地道,在穴位、手法里面转来转去;有的人每次用针,都习惯性地或者忍不住要加一些内针以外的东西。更有甚者,还没怎么学,就急不可耐要下针,这样的草率也许有效,但绝不是内针的简易之方,于学用黄帝内针而言,已经是背道而驰。

黄帝内针的简易,在用法上落到实处,一定要做减法,不要做加法。怎么减呢?要牢牢抓住三个关键。

第一个是症。也就是常常说的随证治之。不管病因病情如何复杂,不管病发时间是长是短,也不要多看医院诊断、专家结论,只要使用黄帝内针,在识证那一刻,眼里就只有各各不同、却又互相平等的症。抓住了症,一下就能跳开本来难以逾越的专业鸿沟,使得最普通的人也能很快实现中医的梦想。内针学人一个很重要的功夫,是对症的把握和辨识,这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历练和提升。

第二个是经和络。人身处处都是由经和络构成,所有的症必然体现在经和络上。找到症后,不管症是何种表现、何种性质,只要有蛛丝马迹,就将症所在的区域合并同类项,先按三阴三阳、任督二脉归集,再按相应的经和络细分。原先散在身体不同部位的症,就很清晰地变为几条经络的点位。熟记经络循行路线,在此时就显得十分重要。好多人说这个经络真的记不住啊,没事,能记多少是多少。真正的记,肯定不是死记,用的时候不妨临时抱佛脚,直接对着经络图下针,只要用过一两次,一般就不会忘记。

第三个是同气。同气往往有两个步骤,一个是明确三焦同气,看看在上、中、下哪一部定位;另一个就是经络同气,根据上面的经络归类,直接在相对应的同气点附近寻找阿是穴。找不到阿是穴也没有关系,只要同气对应不错,下针一样有效。很多人容易在这里走进胡同,绕着穴位走不出来。在黄帝内针眼里,人体处处是穴,之所以在表述时经常具体到某个穴位,是因为文字的局限,有时无法表达清晰,用穴位来做个标记,最后的下针处,往往不一定是在某个具体穴位上。

实际用针时,比较显性、可操作的要领就是这三个步骤。明理以后,学人就按这几个步骤直接用针,不需要再去添加别的东西,尤其是加一些与黄帝内针无关的东西。黄帝内针的简易,就是让你拿来就用,只要你信这个理,常常是一用就灵。

细看这三个步骤,其实就是黄帝内针四总则,就是“六三二一”规范。怎么绕来绕去又绕到规则规范上来了?黄帝内针说来说去,也就是这么一句话,掌握规则,用好规范。前面说那么多,无非是说理明义,和大家一起分享黄帝内针的内在肌理。写这篇文字的目的,也是再次想诚恳表达一个意思,学习黄帝内针真的不难,难的是放不下自己的成见和小我。

这一点要真正想明白并身体力行,确实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所以学用黄帝内针,要常常提醒自己,越简单越有效,尤其遇到问题或者障碍时,一定要静下心来审视过往,到底是心不干净了,还是不知不觉又想多了。

真正要多思多想的是阴阳,黄帝内针规范像条扁担,一头挑着阴,一头担着阳,两个箩筐颠来倒去,恰是内针人的江湖和功夫。把握阴阳,活用阴阳,也就是黄帝内针的全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 针挑疗法 简易速效的针挑疗法 针挑疗法也称挑治疗法、针刺疗法或挑病筋疗法,是用特制针或缝衣针在人体的腧穴、...
    de7c69bfb64b阅读 12,213评论 2 7
  • 四、经络同气 对于内针的规范、内针的法则,我们只能逐渐深人,也许我在每一处都不讲满,都留一些余地给大家。实际上...
    62dddf548437阅读 30,197评论 0 26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013评论 0 33
  • 那是一个礼拜一早上,心情不错,有条不紊地干着活,突然有人找,一看,是两个月前的一件事,在我看来无关紧要,就没在意,...
    灵感_idea阅读 3,122评论 0 3
  • 《中华新韵》 平起首句入韵 遍山莺啭碧空晴,万里春光画卷生。 墨染浪花灯火暖,风吹江绿客舟行。 喜观罟撒鱼虾跃,...
    客串青衣阅读 2,515评论 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