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朋友向我吐槽,说公司的同事小A问他PPT的事。朋友问小A遇到了什么问题,小A也说不清,经过几个回合的沟通,终于明白小A遇到的问题。小A同学原来的PPT点击一下键盘放一张图片,现在一开始播放,就停不下来,只到图片播放完了为止。
朋友明白了小A遇到的问题,不到三秒钟就把问题解决了。朋友告诉小A是把手动播放设置成了自动播放,小A说,这些我不懂,你不要给我说了,你给我改好就行了。说完,一扭一扭地走了。
朋友愤愤地说,她把我当什么了,好像我是她秘书似的。
如果小A善用工具,这样的事就不用麻烦别人!去百度上把遇到的问题描述一下,就得到答案了,而且还不上一种。
2
像小A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不是一抓一大把吗?他们遇到问题,一定要先去问人。从来没想过自己先试着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对于她,犹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嘴。
这种一遇到问题即去问人的态度,在学生时代是很好的。毕竟,咱们这儿,是从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老师满堂灌,学生听没听,理解不理解,懂了多少,从来都是未知数。
偶尔遇到一个开明的老师,鼓励求学的学生,让他开口提问,比让哑巴说话还难。从小就没学会提问题,等到长大了,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再像1+1=2那么简单,也没个老师在旁边手把手帮你解决。想把这些问题甩到一边,可是问题像影子一样跟着你。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问别人。
有一个秘密他不知道:同样的问题,已经有无数的人遇到过,并有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他们像小A一样,因为不善于使用工具,只能采取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
3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一想,也能理解那些人的行为。好逸恶劳是人本性的一部分,他们遇到问题,就像水一样,本能地选择了阻力最小的那条路。这也就注定了他们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的脚后跟走路,无法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选择阻力最小那条路的人,并不总能得到需要的答案。帮助者,不可能一直在他身上浪费时间,除非,你是帮助者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一部分。即使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有相爱相杀的时候呀!更何况是陌生人呢?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吧,比如百度、必应,它们能帮助你找到问题的答案。
如果这些工具不能帮助你找到答案,恭喜你,你已经走到了大多数人的前面。但也不必先自己去摸索,互联网上还有些神器,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比如分答、在行。和前者相比,在这两个应用上咨询问题,要付费。但我觉得是值得的,用金省下你摸索的时间,可以让你更顺畅地跨入人生快车道。
使用分答也是有门槛的,你要有把自己的问题描述清楚的能力。如果你连要问的问题都说不清楚,别人怎么帮助你呢?你即使有大把的银子,也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4
到这儿,可能有些人已经崩溃了:“我只想要一个答案,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不是不告诉你,实在是臣妾办不到呀!
要解决遇到的问题,还是要死磕自己,锤炼自己的能力。看,还是要麻烦自己。
我刚刚知道了STAR法则,它可以帮助你怎么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我第一次知道这个法则,用它分析了一下,之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如何写一篇爆款文。事后,我知道我这个问题是妄念,并不能用这个法则来解决。惟一要解决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妄念去除。
用STAR法则讲问题,要从四个方面把握:
S:情况
T:目标,我想达到什么目的
A:行动,我做了什么行动
R:结果,上述行动产生了什么结果
然后,再提出自己的问题。
通过这四个步骤的分析,可能你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路径,不需要再去询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