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九小 李良红
(一周课堂教学回顾)
这周进入第七单元教学,这个单元的要素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以及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习作是学习写书信。整个单元都是爱国主义教育。
本单元开篇第一课是《古诗三首》,从唐诗开始的爱国的诗篇。首先出场的是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是非常出名的七绝圣手,边塞诗人。因这首诗而在唐朝的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天上的明月既照耀过秦汉时的关卡,也照耀过那些驻守在边塞的战士们,他们血染沙场,有家无回,更多的是战死在那里,让千千万万的父亲失去了儿子,也让千千万万的边疆战士们有家无回。如果有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在的话,或许胡人就不敢渡过阴山,感叹大唐缺这样的人才呀。
来到苍茫的甘肃凉州一带,再看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风沙是战士们生活的环境,刚刚用夜光杯将葡萄美酒斟满,就听到了军号声,战士们都来不及痛饮,就要转战沙场。诗人宁愿醉卧在沙场上,因为从古至今,能上阵杀敌的人,能有几个人活着回来,谁又喜欢打仗呢?可是作为一个士兵,一个战士,当国家有难的时候,都要拿起兵器来捍卫祖国。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北魏有花木兰代父从军,南宋李清照在《夏日绝句》发出呐喊: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做人就应该做人中豪杰,即便是死了,那也是英雄。
17岁的周恩来就曾写下“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诗篇。在《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中,我们知道,当其他的同学们为家父而读书,为名利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时,12岁的周恩来却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这些仅为个人或个人家族而读书相比,周恩来他的志向是多么远大,令当时的魏校长大为赞赏。周恩来之所以有这样远大的理想,归根结底是因为他爱国,因为他耳闻中华不振,因为他目睹中华不振。他看见中国的妇人在为失去亲人而悲痛欲绝,而指望中国巡警能够帮助伸张正义的时候,不但没有得到帮助,反而被中国的巡警呵斥;而压死中国人的外国人却可以逍遥法外,不受惩处;作为旁观的中国人,也只能握紧拳头,敢怒而不敢言。这就是中华不振。在那一刻,少年周恩来才明白了真正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于是立下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
从此,救国的种子在周恩来心中扎根,并渐渐发芽生长。在17岁那一年,周恩来东渡日本,站在轮船上,他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意气风发的青年周恩来刚刚读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⑿。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我们少年周恩来的伟大之愿,在青年周恩来这里已经绽放,他想象了自己像当年三国时期的周瑜一样,能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即便难酬蹈海,亦是英雄。
这里谈及了和周恩来一同留学的陈天华,因为他无法忍受中国人的愚昧无知,中国人的冷血无情,中国人任意让外国人践踏国土,宁愿葬身大海来唤醒国人的麻木不仁。在年轻的周恩来看来,这也是一位为国家能够做出一番事情的英雄,不得不让我联想起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就应该有这样的铁骨铮铮,捍卫祖国,拯救受苦受难的中国人,中国的同胞。
哪怕是手无寸铁的文人,也一样可以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捍卫民族精神。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尤其是《霸王别姬》《贵妃醉酒》,那真的是享誉世界。可是当1937年日军的铁蹄践踏上海,梅兰芳被迫藏身租界,直到香港居住,深居简出,不再登台。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疑虚度生命。
可是即便是这样,梅兰芳依然选择居家细声吟唱来坚持对艺术的追求,他也绝不为日本人唱戏。即便到1941年受尽日本多方面的威胁,他也是一直找各种的借口拒绝,甚至蓄须明志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最后因为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也宁可卖掉北京的房子,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甚至为了能够顺理成章的拒绝演出,他让朋友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导致连日发高烧,差点丢了性命,也没有让日本侵略者的妄想实现。而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一传来,梅兰芳就当即剃了胡须,并高兴的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而他的民族气节更令我们敬佩,这就是中国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民族气节,与祖国的命运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