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小明的学生时代。
小明一个人拎着暖水瓶就向地里走去,其实他也不知道爸妈在哪里干活,不过直觉告诉他在他家的烟叶地里。他出了村子一路向东走去,路上遇见同村的中年人还不忘打招呼,大家都笑着夸赞他比较懂事。他大约走了有一里路,实在走不动了,他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座小桥,于是自我鼓励又坚持走到小桥那里才休息。
小桥下面原本是一条沟,主要是汛期来了好把田地里的水放进去,天气比较干旱时用来抽水灌溉的,由于接年雨水不足所以沟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干枯的,沟的底部和两岸都长满了杂草,其中大多数都是耐旱的水草,还有一些狗尾巴草和一些小灌木丛。由于长年没有几个月水,所以沟岸边也被两侧的土地主人种上了树木,有些还种了黄花菜。防汛的压力是没有了,但是抗旱的压力又来了,那时候在地里打口水井不容易,并且有时候不靠河近点的,水都打不着。
为此,有些村民自发的在沟比较深的地方,人工的挖出一个方形的水池子,为了保证水量他们往往挖的比较深。又害怕小孩子调皮掉进去了,他们首先会把沟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防止有人由于杂草遮掩看不到水池发生意外。然后又在水池的一边挖了一些台阶,这样即使脚滑了,也可以踩在台阶上,他们还在周围打了几个木桩,并且用绳子围起来,防止小孩子下去。小明带着水瓶,坐在小桥上安静看着杂草丛生的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