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想到又做到》中讲述了林肯乐队成功的诀窍。
我们一般以为,林肯乐队一定是因为怀揣着远大梦想才有了他们显著的成就。
可事实是,这支乐队成员们从来不谈远大梦想,他们只专注当下的目标。他们具体怎么做的呢?
他们在排练室的天花板上挂上一块商用白板,白板上写上近期的目标清单及为了完成这些目标要采取的步骤。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最初的名字叫Xero(白板)乐队的原因。
每完成一个目标后,在白板上再写下一个目标及步骤。就是靠着专注于一个又一个接下来的目标,林肯乐队始终在音乐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取得了至高的成就,卖出了6000多万张唱片。
这就是林肯乐队成功的诀窍:微量思维。用每一个最小目标的完成串联起下一个目标,不断超越自己。
到底如何做呢?
《小逻辑 让选择变简单的方法》这本书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小逻辑》的作者是欧文•瑟维斯和罗里•加拉威尔,是英国政府行为观察小组的核心人员。在针对数万人的行为研究中,他们发现了一个帮助人们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将大目标拆分为一个个可以操作的小目标清单,然后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个小目标,最终抵达大目标。这个方法就叫“小逻辑”。
欧文•瑟维斯和罗里•加拉威尔在《小逻辑》中运用了丰富的行为科学案例,为我们搭建了一套从小处着手从而实现大目标的行为科学框架,教我们用7个步骤实现目标,7个步骤为: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承诺机制、奖惩机制、分享机制、反馈机制、连接纽带。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运用丰富的案例与理论,赋予这些熟为人知的方法以科学支撑,有观点有干货,使整本书有血有肉.
接下来我为大家分享《小逻辑》中使我很受启发的三个点: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发挥最小行动的力量;跳出直觉,用行为科学指导行动。
一、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
我们知道要把目标设定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我们也知道设定目标的SMART原则,可很多人就是不会确定目标,有选择困难症;也有很多人并没有思考过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吗?
《小逻辑》告诉我们:“我们要设定那些能够帮助你和他人更健康、更快乐的目标。”也就是说,目标要聚焦在能够让我们体验到幸福感的那些事情上。
从这一原则出发,《小逻辑》鼓励我们要围绕以下五个因素来设定目标:
1.加强你的社会关系
2.变得更加健康、积极
3.学习新的东西
4.更加好奇
5.给予别人
我们可以选择学习、改善人际关系、健身、服务他人等等作为目标,但有一个前提是,一定要让我们能够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健身、绘画、书法、学英语、学古筝、读书写作理想等很多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事物作为我们的目标。
明白了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后,有人可能会说,我们要选择多个目标才能增强竞争力。话也没错。但《小逻辑》建议我们,一次只聚焦一个目标。
为什么呢?
行为观察小组做了一个关于储蓄的研究:把储存者分为两类,一类被鼓励只在一件事情上存钱,比如养老;一类可以设定多个目标比如教育经费、医疗费用、养老等。
这项研究最后的结果证明:单一目标储存者节省的金额是多个目标储存者的一倍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研究者认为:“给自己设定多个目标的问题,它最终会导致你去琢磨这些目标中哪些是最重要的以及它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你有限的认知带宽。”
也就是说,当我们设定多个目标时,完成其中一个目标的消耗的认知能量会削弱实现其他目标的能量。
所以,最好要在实现一个目标之后再设定下一个目标。不然,只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什么都实现不了。就像读书一样,提升最快的的方法就是进行主题阅读。吃透一个领域,再阅读下一个领域。
总之,在设定目标上,我们要选择能够帮助我们成长进步的目标,也可以说是能为我们自己和身边人带来正能量的目标;在目标数量上,我们可以追求多维度竞争力,但也一定要记得,一次只聚焦一个目标。
二、发挥最小行动的力量
当目标确定后,我们可能觉着,朝着这个目标一直努力就行了。
可事实是,由于目标太大,我们在中途无法体会到成功的“小确幸”,无法增强我们的信心与自我效能感。这种虚空的体验容易让我们气馁,甚至可能半途而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讲的就是从一步一步的积累最终获得成功的道理,就像滴水才可穿石一样。这便是《小逻辑》中“小”的深意,要把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简单可行的小步骤。
英国自行车队的成功便是小步骤发挥力量的典例。
在英国自行车队获得的10枚奥运金牌中,仅自行车队就占了7枚。被问及成功的原因时,总教练戴维•布雷斯福德却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
那就是:“把所有与骑自行车相关的所有事情都拆解开,然后再把它们提高1%,那么当你把它们合并到一起的时候,就会得到惊人的提高。”
小到自行车的抗风性能、团队的卫生、给自行车车把涂上液体粉笔以代替手套等等要素他们都会逐一不断提升,从而让一个个单个要素组合起来时整体能量发挥到最大程度。
这便是以慢打快发挥的作用。虽然我们不是奥运选手,但我们一样可以采用最小行动的力量。
下一次,当你确定了正确目标后,请把它们拆解成一步步简单可行的步骤。
一年要读完50本书并写完50本书评,就要拆解为一周一本书一篇书评,而不是过半年才醒悟过来才完成了10篇;一周要写完一篇3000字书评,就要拆解为每天500字,而不是快到周五才开始匆忙动笔等等。
用最小行动推动我们不断前进,不断体验小确幸,才是走到最后、走得更远的底层逻辑,我们的改变才能更持久,才能更多的体验喜悦。
三、跳出直觉,用行为科学指引行动
《小逻辑》讲到的7个步骤(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承诺机制、奖惩机制、分享机制、反馈机制、连接纽带)都是大家熟悉的常识,那为什么还要专门写成一本书呢?
因为,我们容易高估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这让我们很多时候会无视常识,而事实上被我们无视的那些常识往往是做事的底层逻辑。
就拿“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常识来说,我们都知道它也明白它的含义。但失败真正来临的时候,很多人瞬间的反应是寻找借口而不是吸取教训,总要找找替罪羊以避免自己受惩罚。还有专门阐述这一常识的书籍《别找替罪羊》《黑匣子思维》,告诉我们如何理性的犯错。
所以,我们要重视那位历久弥新的常识。
除了这一层,《小逻辑》还在每一条常识下通过通俗易懂的小案例介绍了3条反直觉的行为学规则,帮助我们跳出直觉,用理性、科学指导我们更好的行动。
重点分享关于奖励机制的1个反直觉规则。
对于奖励机制,我们最常想到的就是物质奖励,而说起物质奖励总会想到金钱奖励
我们也知道,金钱奖励可以有效地助推我们实现最终目标。可所有的金钱奖励都是积极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小逻辑》中提到的实验。
以色列经济学家尤里•格尼兹每年都在以色列举行各类“捐赠日”。捐赠的目的主要是为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做贡献,比如弱势儿童、癌症病人等,活动由高中学生们结对完成。参加活动的高中学生们都具有为公益事业做贡献的内在动机。
为了证实金钱奖励对于有内在动机的人来说会不会也是积极作用,尤里•格尼兹把高中生们分成了三组。
第一组,实验人员除了给学生讲募捐的重要性,还告诉他们最后会公布募集到的金钱额数。
第二组,实验人员也进行了募捐重要性的解说。不同的是,他们被告知,每对学生将得到募集总金额的5%。
第三组,实验人员讲了同样话,并且设置了更大的奖励:他们可以得到募集总额的10%。
实验结果显示:募集金额最大的是第一组,也即那些没有奖励的学生;接下来是10%奖励金额的那个组;最后,是第二组,也就是奖励5%的那组,而且募集金额少了36%。
尤里•格尼兹得出这样的结论:“引入小额的货币奖励,相当于外在奖赏取代了人们的内在正义感。”
也就是说,金钱奖励反而产生了不利后果,奖励反过来惩罚并削弱了我们的内在动机。
那么,对本来就有内在动机去实现的目标的情况下,怎么奖励呢?
《小逻辑》仍然遵循“小逻辑”原则给了三点建议:
1.将关注焦点从金钱转移到东西上。
2.奖励那些根本买不到的东西。
3.“反激励”:对鄙视的事物做出财务承诺,比如给你最讨厌的人100元钱。
《小逻辑》中类似这样反直觉的行为学规则还有很多,每一点都有丰富的案例论证,让我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有利于我们元认知能力的提升。
常听见类似“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话,而《小逻辑》通过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我们想要星辰大海,必须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地去执行一个个步骤才能实现。先小再大,以慢打快,这才是点燃目标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