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原理,大家都不陌生。一直认为,一个桶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那个最短的板,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克服了多少自己的缺点,让自己变的尽善尽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被木桶原理影响着去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觉得只有这样自己才有进步,才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就。现在你也许听到了这种理论的颠覆版,长板优势,听起来道理十足,很有吸引力。对这两种理论谁优谁劣,谁对谁错,不去讨论,在我看来,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很好的运用它,确实非常重要,发现自己的劣势,这样就可以知己,并借力。
那么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劣势呢?这真是让人困惑的事情,这里排除那些对自己特别了解的人。一般人,都对自己不甚了解,我擅长什么?我讨厌什么?什么事情我会信心满满,激情澎湃?做哪些种类的事情心不在焉,煎熬难耐?如何归纳总结自己的优势,及劣势呢?发现优势之后,就一定会取得非凡的成就吗?如何才能正确运用自身的优势为己所用呢?这系列问题,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说到底,其实还是在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有人说,找这方面的软件测试一下,这个方法我试过,可是对于里面的问题,有时自己并没有清晰的答案,那测出来的结果准确吗,你是会怀疑的。有人说,找专业咨询师帮助,非常专业的价格不菲,找一般的咨询师,你相信他吗,你觉得他了解自己了吗?你也会怀疑。当然,在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中,这些方法都可以去试,只不过是要付出一些经济成本,最要紧的是你基本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因为,你忽略了主角是谁。是你自己。再好的软件,再好的咨询师,都只是工具,使用工具的人才重要,就是我们自己。唯独自己不止有想认识自己的心,还有付出行动,至于怎么付出行动,这个需要讲求方法,借助他人和工具。我现在有足够大的动力认识自己,但是具体怎么认识自己,还在探索中,记录下来,大家共享。
其实在前期,我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是一路走来心理上的发展和回顾自己,便有了不小的收获,更了解了自己,也放过了自己,更加接纳了自己。今天主要想讨论的是怎么认识自己的优势。
我自己也在尝试,也没有进行的很好的心得,现在只是很想多了解自己,开始尝试。摸索着寻找自己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去尝试做自己具有优势的事情,进一步练习,获得更多的正面反馈和自我满足。源自于得到里面“超级个体”专栏介绍的SING法。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我想以这种方法来记录回想自己的优势。
1.如果可以就分段回忆自己过去的经历,让自己骄傲的,比如学生时代获得过什么奖,证书,像演讲比赛,绘画比赛;
2.回忆并记录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喜欢研究别人,揣摩别人的心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爱读书,喜欢历史,爱运动,爱想象,爱科幻,爱新鲜刺激的事物,还是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
3.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充当的角色。在同事中,朋友中,家人之间,我是比较理性思维,喜欢分析事情的利弊,权衡,做出较为客观的选择,给出朋友较为理性的意见。
4.记录自己很轻松就有的能力。比如对颜色的敏感性,对审美搭配的认知较高。
在回忆记录优势时,也可以一道将自己认为自己的缺点和劣势一同记下来。最后归纳总结,找亲人、朋友、同事求证,在慢慢对照自己的行为,有意识的去观察自己,记录自己的行为。慢慢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总结,就会对自己更加的了解。当然,如果有经济条件,请比较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做测试,随访,跟踪,总结,效果则更好。最关键的其实还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他们则起到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