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群里一位家长因为孩子买了垃圾食品,而生气,和孩子发生矛盾,于是我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的本意是想指出问题在哪,希望她能改正。但是这种模式仍然是一种聚焦缺点,给人以负面情绪的,也是别人不愿意接受的。
同时联想到自己对孩子,语重心长的告诉不能这、不能那,应该改。我明白了,这种都是负面的。对于存在的问题要理解,对于需要改正的不需要说太多。而是正面的引导,遇到难题要克服,遇到不想干的事情要坚持,对于他人的过错,要去包容去理解别人。
自己:@张志平你好,我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看得出,你平常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孩子也是非常严厉的一位妈妈。而且你的任何想法可以说是没有错的,同时你的控制欲也非常的强烈。@沙科静@任桃师姐们的经验都非常的丰盛,她们也是我学习的榜样。但你目前的这种心态真的需要改变!借用昨天一位姐妹的分享“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特别需要水一样的柔韧,以及水一样的“无为”的智慧,顺应对方的心性,以柔胜刚,不动声色的影响和引导,最终达成所要。”
任桃:我想,你是一个非常爱孩子的妈妈。但是在陪伴孩子成长成人的过程中,除了无条件的爱,还需要更多的信任,理解,包容,尊重。
韩颖:孩子的极端折射出什么问题呢?孩子是一面镜子,他的身上或多或少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平时和孩子互动中的模式(比如家长权威,软控制,软强迫)渐进积累形成了目前的样子。孩子的要求有时不是非要满足才会高兴,而是他的想法被认同和肯定后会有积极的情绪,那么他需要的物质东西的值得买还是不值得买,进而会有良性的思维来决定。
沙科静:我们要学会做一个会爱孩子的父母,而不是我们所谓的爱,否则这种爱就是伤害
张志平(当事人):@沙科静@任桃@韩颖谢谢你们,我也许明白问题根源在哪里,十岁前儿子为了迎合我,努力按照我的安排去做,现在开始有自己想法,我还用之前方式沟通,关系只会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