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四点,夜色渐渐褪去,窗户外天色逐渐发白,鸟儿们也开始不安分起来,呼朋引伴地唱起了小曲儿。随手拿起一本书,翻开,任自己的思绪随作者沉下去,再沉下去,逐渐融入到小说的故事中,与书中的角儿们或悲或喜,或忧或乐,或伤心,或自得,或紧张,或随意,或徜徉千古,或流转都市,再有甚者,读之悲伤处,任泪水肆意流淌而不顾,仿佛同故事里的人一起,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大悲;读至动心处,喜上眉梢,嘴角含笑,手舞足蹈,恨不能亲身经历他们的故事————这就是读书的乐趣。
小时候,我就对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因家里条件不好,读书便成了一种奢侈。记得偶尔有小伙伴带来一本画册,便央求着过一把瘾,如若愿望得逞,便如饥似渴的读了一遍又一遍,甚至能随意说出书里最打动自己的故事情节。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小镇上有一处少年之家活动中心,那里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书,心便留在那不肯走了。于是,每个周末,我和小伙伴儿们相拥着步行到少年之家,一坐便忘了时间,沉醉书中,不能自拔,任他夜色阑珊,月上柳梢而不忍离去。总是等到主人家催了又催,才留恋地离开,但又随即约定下一次什么时候再来。那个时候,书对于我们这些精神和物质都极度困乏的少年来说,是多么的望尘莫及啊!但现在想来,那时候的读书是一件多么快意的事情,任窗外人头攒动,我自岿然不动,沉溺其中,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能打动少年的心灵,紧紧地揪住,久久不能忘怀。
随着年龄的增大,课业越来越重,虽有老师的屡屡禁止而不想停止。寝室,教室的角落,校外的小树林,甚至是厕所,只要老师看不到的地方,都留下了沉迷读书的身影。后来上了师范,时间过了,人也自由了,功课压力也没有太大,更幸运的是不用再为书源发愁。滑师东院有那么多的书社,一天一毛钱的租书费用,挡不住我对书的渴望,还有定时对外开放的图书馆,阅览室,更让我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最是难忘那一段读书的岁月了。尤其是周末,姐妹们都上街去了,我就会抱回一摞的书,沉醉其中。不知不觉中暮色苍茫,肚子咕咕叫了,才觉的胳膊酸麻,原来是一个姿势太久所知。我的视力便是在那时急剧下降,不得已配上了眼睛,以至于后半辈子的诸多不便。但有失必有得,读书带给我的收获和快乐,无以言表,甚至影响了我的性格,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在我的性格里加上了一层稳重,一丝书卷气。
参加工作以后,曾一度因为工作的不适应而放弃了读书,现在想来那是多么愚蠢的做法。思想以为不读书而荒芜,眼界因为不读书而狭窄,行为因为不读书而世俗,脚步因为不读书而停滞。幸亏觉醒地及时,没有把书丢的太久,否则真是后悔晚矣。
每个夜晚,关上电视,关上电脑,远离聊天的人群,远离手机,在大街上热热闹闹而家里安静万分的气氛中,我和孩子们开始读书,温馨,祥和,充满正能量,洋溢着淡淡的书香,氤氲着浓浓的爱。这种生活,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