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5月18日,周润发出生在香港的南丫岛,
由于做海员的父亲早逝,家境十分艰苦。
童年时,他曾在岛上帮助母亲耕田、养鸡。
迁居九龙后,周润发只读了三年中学便外出养家糊口,做过搬运工、信差、推销员等工作。
1973年,周润发十八岁,因为偶然间看到电视台的征聘广告,考入了无线电视台第三期艺员训练班,一年后成为基本艺员并参与综合性节目的演出。
周润发真正的事业随着八十年代开始起飞,1981年拍摄的《胡越的故事》可以说是他第一部成功的电影。
在此片中,他把一个逃到香港的越南军人失落、飘泊的复仇生涯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
而电视剧《上海滩》更是让他成为“无线头号小生”,
华人世界中最红的明星,许文强这个名字也变得家喻户晓,
据说当时在上海,每次播出这个剧集的时候,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竟宛如一座空城。
接着,周润发的演技在电影《等待黎明》中又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这部描写香港沦陷后抗日斗争的影片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一名沉默寡言、外冷内热的地下工作者,为救护一船人忍辱负重乃至最后牺牲。
这个角色为周润发赢得了1985年亚太影展和台湾金马奖的双料影帝。
自此,殊荣接踵而来。
在香港二十年来的演艺生涯中,周润发成功塑造的角色有很多,但是最令人记忆犹新的,应该算是电影《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
周润发在演艺事业中进行过很多尝试,几乎涉足所有的香港类型电影,演技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提高,曾先后七次赢得影帝称号,为香港男演员之最。
1995年,周润发结束在香港的演艺事业,只身前往好莱坞发展,他的最后一部影片《和平饭店》造成了他和香港演艺圈之间的种种传闻。
但传闻毕竟只是传闻,周润发打入好莱坞之后,接连出演了几部不甚叫好也不叫座的电影,所演的角色也未能摆脱他在香港动作片中的套路,
直到1999年,影片《安娜与国王》才使他在角色上有了一些突破,到2000年出演《卧虎藏龙》,周润发的演艺生涯终于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象征了一种回归。
其实,周润发的银幕生涯和银幕角色,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心中所追求的一种精神,是香港影坛全盛时期,甚至可以说是香港本身全盛时期的蓬勃动力。
在一次戛纳影展上,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在一次记者会上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地方能够产生明星体制并且将之发扬光大,其一是好莱坞,其二就是香港。
香港影坛自六十年代起就产生了无数的明星,有些人的身影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够在大银幕上看见。
或许我们可以说,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各自的明星,而香港经济高速腾飞的八十年代,就是周润发名留影坛的开始。
往往,在我们试图去理解一段历史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去寻觅经历过当时那些事件的群体或是个体;
相对地,在我们尝试着去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他所身处的时代背景又必须成为我们得出结论的先决条件。
因为正是在那个时候,“香港制造”的品牌效应正式向全球华人推广开来。
这个时代中,出现了香港的“五台山”——即无线电视台、亚洲电视台、佳艺电视台、香港电台、商业电台五个重要的广播电视传媒品牌,
出现了嘉禾、新艺城、永盛这样的影业巨头,以及成为星光跳板的“香港小姐”、“新秀歌唱大赛”以及“无线艺员训练班”等。
这个“全民娱乐,歌舞升平”的大好年代,是繁殖巨星的年代,不少现在依然举足轻重的巨星,都在这十年间出道、成名、走红。
八十年代初期,香港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本地化政治培育了香港人的归属感,草根阶层加入了他们一直以为可望而不可及的演艺事业。
在那个年代,一个小贩不必拥有学位,也有机会成为巨富,因为社会有一股喷薄蒸腾的“向上流动力”。
周润发的演艺生涯,是当时社会底层心态的投影。
他正是参加“无线艺员训练班”之后才踏上星光大道的。
周润发的戏路很宽,他所塑造的叛逆型、嬉皮型、或低下层的人物,有的英俊潇洒、文质彬彬,有的则滑稽可笑、落魄难堪,也有的深藏不露、冷峻而富有感情。
他尤其擅长刻画那些文化层次不高、缺少家庭温暖、在困苦条件下挣扎而重江湖义气的人物,表演起来真实生动、形神兼备。
在《上海滩》里周润发饰演的混迹上海滩的许文强是个彻底的浪子,他的眼神中永远有一种颓废的美。
他头戴大礼帽,身穿长风衣,围着白围巾,他的眼神会说话,他笑时的露出迷人的酒窝。他不时从上衣的口袋里掏出洁白的手绢擦擦鼻子。
举手投足之间,他演绎了一段30年代上海滩的恩恩怨怨。
这个名叫周润发的男人,将男人的成熟和浑厚、沉稳和沧桑、机智和勇敢、奔放和内敛,做到如此收放自如行云流水,将撼人魂魄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他在逃亡时候,在火车的包厢里还会迷住一个有点反叛的女孩。
也许只有这样的浪子才会令一个这样的女人难以忘怀,也只有这样的浪子才会在那种危机重重的条件下,还会去寻找一份缠绵,一份刺激。
由周润发扮演的许文强迷倒的不只有那个反叛的女孩子,整部《上海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热播全国时,像许文强一样潇洒豪爽是无数青少年的梦想,所以,据说凡是没看过周润发的《上海滩》就不能算做70年代出生的人。
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那些明星中,很少、甚至基本没有人能够发挥周润发那样的银幕魅力。这大概是因为,周润发的角色直接呼应了他身处的时代。
这一点,从令他大红大紫的《英雄本色》一片中就可见一斑。
《英雄本色》三部系列电影的出现,是当时事业陷入低潮的导演吴宇森对传统功夫片的瓶颈所作的突破。
《英雄本色》系列电影是香港社会处在高度发展时期,对于一个新的、现代的英雄的需要。
周润发凭借个人经历所培养出来的那种草根但重情意的气质,可以说是正好符合了这个要求。
吴宇森对于暴力镜头娴熟的运用和周润发丰富的肢体语言,让《英雄本色》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小马哥也成为了深植人心的一个角色。
比起狄龙所塑造的那个挣扎于正邪之间的复杂人物,周润发所扮演的小马就显得单纯许多。
但繁与简的对比却让那个单纯为义气出生入死的小马成为了青春热血的年纪最向往的偶像。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下,江湖,虽不再是千百年前醉里挑灯的那个世界,但依然是年轻人梦想中成为英雄的舞台。
正是一个大家都在追逐金钱中忘记了江湖道义的年代,正是香港社会经历巨变的时期,小马,以他对情意的尊重和坚持,成为了一个在不断变幻的空间中,人们能够牢牢地抓在手中的精神支柱。
周润发本人在回忆《英雄本色》时说:
“我在香港拍了七十部电影,只有《英雄本色》是一生难得遇上一次的好片子,七十分之一的机会。我现在在美国一年只拍一部,就算拍二十年也只有二十部,而我可能再也碰不到另一个《英雄本色》。”
虽然影片子最终以小马的壮烈成仁结束了故事,但这个角色正是经由这场枪林弹雨的洗礼而得到了永生。
《英雄本色》为周润发铺开了一条功成名就的大道。
从此,他出演了一系列相近和类似的角色,并且越来越受欢迎,周润发演技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江湖客这一类型角色的把握,也越发成熟老到。
美国知名杂志《娱乐周刊》曾经评出了电影历史上的“十大最受欢迎杀手角色”。
周润发凭借《喋血双雄》中的杀手形象位列第八,他也是上榜的唯一一位华人演员。
事实上,周润发和此片的导演吴宇森正是因为《喋血双雄》而受到西方关注,从而进入好莱坞的。
本片也曾受到了英国电影杂志《帝国》的青睐,被评为十五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之一。《喋血双雄》结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漠城市的感觉,成功创出了一个“杀亦有道”的经典硬汉形象。
这部影片也直接影响到全球的动作片模式,更被不少电影抄袭及借鉴。
除了形式上的创新之外,《喋血双雄》最令我们感动的一点,在于周润发与李修贤之间亦敌亦友、惺惺相惜的关系。
虽然互为警匪,但是人性之间的共鸣令两人互相敬重,互相理解,进而发展出了一段可歌可泣,生死与共的友谊。
在白鸽飞舞的教堂内,一场惨烈的枪战对决,将他们的人格魅力牢牢地铭刻在了我们的脑海之内。
诚然,是这些角色让我们记住了周润发。
但明星和演员之间的区别在于,人们会记住前者的名字,后者的角色。
虽然演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明星能够在塑造角色的同时注入自己独一无二的个人特质,这就使得我们在记住这个角色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明星。
很难说,是一个角色成就了明星,还是一个明星成就了角色,两者的身份会在某些程度上重叠起来。
如果没有这些角色,可能周润发到现在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演员,但是如果不是周润发,这些银幕上的人们又真的会为我们所记住吗?
虽然香港影视圈有很多在正邪角色之间游刃有余的明星,但是能够在同一个角色中完美地传达出浓重的挣扎感,则非周润发莫属。
当我们回顾他履历表上那长长的角色名单时,会发现,周润发几乎没演过什么普通意义上的“好人”,但却个个都是真正的“好人”。
这或许是明星的个人特质所赋予角色的另一层光环。
在影片《监狱风云》中,钟天正是个被判坐监的囚犯,但代表社会秩序和法律正义的狱警张耀扬反而更令观众痛恨,大家都希望钟天正赶紧逃出监狱,与儿子见上一面。
在影片《阿郎的故事》中,他饰演的阿郎因非法赛车入狱,出狱后在工地开车维生。
阿郎的女友波波想带着他们的儿子去美国过更好的生活。
但观众却一直希望波波留下,给阿郎一个机会。
而结局阿郎最终倒在赛道上,摩托车爆炸的场面,更令人不禁泪眼迷离。
阿郎,令人牵挂无限!
似乎观众的理智与情感到了周润发这里,就只剩下情感了,其它都在其次。
那是因为,周润发的角色常常在玩世不恭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温柔细腻的心。
正是这一点,冲淡了角色本身的血腥气,也使周润发的形象完满了起来。
也使得他所演的角色,无论背负了多么不幸的命运,都永远拥有最高的认同感。
从《上海滩》开始,许文强和冯程程的爱情纠葛曾深深地牵动观众的心。
在《喋血双雄》中,杀手小庄也一直对失明的珍妮不离不弃,而《监狱风云》里的钟天正,对家人的思念同样那么真挚,
在《阿郎的故事》中,浪子回头后的那一份温柔,使得女友波波再次回到了阿郎身边。
虽然这些故事的结局,大多不甚美好,但周润发的角色形象,早已在这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冲天烈焰中,永远地存留了下来。
而在电影《纵横四海》里,他就将这种幽默机智的形象,融合到了重情重义与温柔细腻之中,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英雄。
身为一个偷画的贼,却既幽默风趣,温情脉脉,又侠肝义胆,重情重义,为兄弟假装残疾,默默忍耐,在枪林弹雨中怡然不惧,在生死一线的瞬间,爆发出惊人的智慧。
除了刚毅、柔情与幽默感之外,周润发也能让角色透出一股“大哥”的派头。
不知是否出于整个社会对金钱的追求,香港电影繁荣昌盛的时期,关于“赌”的题材层出不穷,仅电影就有“赌神、赌圣、赌侠、赌霸、赌王”五套系列,而作为当头炮的《赌神》,其号召力更是无与伦比。
周润发在影片中扮演高进,其实这个角色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赌神”这个称号,更重要的是周润发的个人魅力把这个称号发挥到了极至。
但是周润发所饰演的赌神并不是单纯地流露霸气,在经历了从受伤、到失忆、到恢复记忆、再为爱人复仇的人生道路之后,周润发早已完成了令“赌神”由神到人再成为神的升华。
赌神之所以为神,正因为他其实是个人。
用句幽默的话来说,这部影片让我们中的许多人体验了“老大是怎样炼成的”。
这许许多多特质叠加起来,造就了我们心中的经典周润发。
这个人出身底层,经历苦难,却依然热爱生活,充满希望,重情重义,为朋友两肋插刀,
为家人挡风遮雨,为了保护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甘愿牺牲性命。
对一个时代而言,有什么比在芸芸众生中找到一个最完美的角色更令人欣慰?
周润发在香港影视圈奋斗了二十多年。
如果不计算他所参加的综艺性节目的话,他总共参与了超过十一部连续剧和七十部电影的拍摄,这不能不说是高产。
虽然在香港,明星高产并不算是什么新闻,但是像周润发如此高产同时高质量的明星,却也并不多见。
1985年,周润发凭《等待黎明》获亚洲太平洋影展、第二十二届金马奖双料影帝;1987年凭《英雄本色》中小马哥一角获第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凭在《秋天的童话》中饰演的船头尺,获第二十四届金马奖及香港第一届“导演评选大奖”最佳男主角奖;1988年凭《龙虎风云》获香港第七届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同年获美国电影协会“亚洲杰出演员奖”;1990年凭《阿郎的故事》获香港第九届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周润发的获奖经历光芒灿烂,华人世界的明星中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从他的身上我们见证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娱乐业的拿来主义造就了香港流行文化的极度繁荣,个人风格突出的超级明星是香港这个浮华世界的标志,年轻人雄心勃勃,唱片公司和电视台推波助澜,经过简单训练而成就明星梦的青年,向世界各地发散着他们的影响力。
在演艺圈内,周润发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他的谦逊。
他曾经说过,“我并不迷人,周润发不是最英俊的人,我很邋遢,也很平凡,但是我因为演过的角色而受到欢迎。大家都记得许文强、小马哥,是这些好的角色帮助了我。”
才华和努力让他跻身巨星之林,但他总是谦虚地把一切归功于机运,谈到演戏这一行,他认为:
“最重要的是生活经验。不了解生活的本质,演戏会变得很困难。干这行必须喜欢这行。成功是需要积累出来的。”
这样一个明星,到了哪里都会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