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旅岁月

左图为作者范世林应征入伍时与万荣县人武部干事贾利民合影。

        人常说:当兵苦,当兵累,但是当兵锻炼人。这话确实不假,我自己就有深刻的体会。尤其是曾在部队当兵时那段难忘的岁月,已在我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且记忆尤深,永生难忘。

        青春无悔,似水流年。记得那是1978年12月的一天,为了响应祖国当兵参战,保家卫国的号令,在父母和亲人的热情鼓励与大力支持下,我从老家山西省万荣县万泉乡应征入伍,并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绿色军装,乘坐一列满载着新兵的绿皮火车,奔赴到北京空军高炮某部,成为一名令人羡慕而又无上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左图为作者范世林在新兵连与负责带兵的副连长合影。

        回忆在部队工作生活的难忘情景,尤其是当时我作为一名刚满十八,血气方刚,涉世不深的“初生之犊”,在独自远离故土家乡,融入部队紧张生活,接受严格军事训练,品尝各种酸甜苦辣,结识五湖四海战友,凝心聚力保家卫国的情况下,能够自觉自愿地遵守纪律,严格训练,刻苦学习,勤奋工作,艰苦奋斗,锻炼成长。并且当上了班长,调到了团部,荣立了三等功,多次受到嘉奖,也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每当我想起这些往事时,心里总有一种美滋滋、有意思、挺值得的感觉,总是觉得当兵六年,不虚此行,收获满满。的确如此,在部队当兵能够锻炼人,提高人,培养人,是一所真正的大学校。

        当兵能培养人遵守时间讲诚信。时间是做好一切事情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部队要求每个战士时刻强化时间观念。比如,几点起床,几点休息,几点学习,几点训练,几点吃饭,包括战士外出请假,几点离开,几点返回,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当兵还得养成一种说一不二、诚实可信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大家就能习以为常、自觉遵守。这是由一名自由青年转变为合格军人的首要前提。 

图为作者范世林1980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当兵能培养人吃苦耐劳讲奉献。人所共知,过去的一些基层连队,工作环境较差,生活条件艰苦。尤其是实战训练时,强度大、超负荷、超极限,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有的战士在冰天雪地中站岗,浪涛滚滚中巡逻,高山丛林中拼杀,戈壁大漠中练武。加上业余生活单调,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独寂寞。这个不浪漫、还紧张、又艰苦的军营生活充满了当兵的岁月。但大家都能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自觉自愿的义务奉献青春。

        当兵能培养人雷厉风行讲效率。令行禁止、快速出击、高效作战,是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必备条件。半夜三更紧急集合,没有照明能打背包,而且要求速度要快,质量要高。就是战士正在吃饭、或是休息时,一旦有了紧急情况,战士们便立马停止手头的事情,全力听从上级命令,迅速完成分配任务。所以,就能逐渐培养出军人以服从命令听指挥,雷厉风行讲效率为天职的良好作风。

左图为作者范世林1981年与同年入伍的战友程建录在北京中国照相馆合影。

        当兵能培养人步调一致讲标准。战士踏入军营,就得步调一致,严格标准。就拿军营里的直线和方块来说吧,它们如影随形,硬是把过贯了自由散漫生活的年轻人,逐渐塑造成为真正的中国军人。比如,列队时横竖必须要保持一条线,形成一个方块;毛巾牙刷、脸盆衣物等所有东西,要摆成一条直线,整成一个方块。阅兵时就是直线和方块、威武和美好的充分展示,更是中国军人身上闪耀出的步调一致、统一标准,整齐划一、排山倒海的一种美感。

        当兵能培养人作风严谨讲纪律。过硬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是部队赢得群众欢迎、搞好军事训练的基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所以说,当兵不仅能使人具有严谨的军人作风,又能使人养成守纪律、爱人民、讲义务、做贡献的好习惯。比如,在驻地训练时,能自觉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爱护群众一草一木,积极主动多做好事。同时,还能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如,有一次,部队在一个回族自治区进行训练时,自觉做到不吃猪肉,与回民保持一致,受到了当地回民群众的一致好评,《空军报》为此还进行了报道,所有这些,都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 

后排右三为作者范世林1979年与新兵连的战友合影。

        当兵能培养人工作学习讲质量。学习先进,赶超先进,是军人的无限追求。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日常训练中,大家都能够严格标准,争先恐后,力求完美。这样以来,在军营里就会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比学赶帮超的创优热潮和良好氛围。大家团结互助、共同促进、自力更生、取长补短。比如,洗衣缝被、打草喂猪、养花种菜,都能够自食其力,各显身手,既提高了每个人的自身综合素质,又培养了战士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在那些年月,人们联系的方式主要靠书信。当时,我认识不久的师政治部宣传科刘健干事,调到了空军政治部当秘书,他文笔流畅,书写工整,才思敏捷,素质高强,是我最佩服的学习榜样,我们也经常保持通信联系。我开始学习写报道,也是用书信形式经常通过邮局寄给他,请他帮助修改。他每次也都能在百忙中,不厌其烦地抽时间帮我提出指导建议。由于我的文化基础差,写作功底弱,总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他从不嫌弃,而是像对待亲弟弟一样,耐心细致地从标点符号,到一字一句的,对我进行详细解释和精心指导。

        由于他的热心帮助,我写作的水平逐步得到了明显提升。并在宣传报道上成绩明显,受到团里表扬,还荣立一次三等功。刘健干事本人,由于为人善良,精明强干,品德高尚,业绩突出,也早已成为人们,无比崇敬和十分羡慕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更是我一直以来,非常敬佩的亲密战友与最好兄长。

图为作者范世林(左)2017年9月在北京与刘健(右)战友合影。

        再就是,部队的官兵,都能自觉做到,团结互助,情同手足,亲如兄弟。战友们之间,也能齐心协力,相亲相爱,胜似一家。

        我就亲身经历并遇到过这样一件,令人刻骨铭心、终生难以忘记的动人故事。

    记得那是1980年深秋的一个星期天,也是我当兵离开家乡的第二个年头,由于自己年龄小,个子低,又是第一次出远门,母亲一直放心不下。就非常惦记地来到部队看望我。但我万万没有想到,母亲到了部队后,连队的领导特别的体贴,非常的关心,战友们也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热情地接待。有的给安排住处,有的帮打扫卫生,有的来问寒问暖。炊事班的班长得知后,很快便端来了热腾腾、很可口的饭菜。大家忙忙碌碌的,别提有多热情了。对此,母亲心里暖融融、热乎乎的,仿佛回到自己家里一样的感觉。面对这样一群情同手足的战友,亲如一家的兄弟,母亲看到后当然非常的高兴,也便把一直悬着的一颗心,彻彻底底地放了下来。 

图为1980年作者范世林与母亲在北京北海公园留影。

        由于母亲是第一次来北京,连队指导员专门批准我假,让我利用星期天,乘坐顺义至北京的长途汽车,带上母亲去市里转转。我对北京也不熟悉,但因时间太紧,我领上母亲,看了故宫、天安门、动物园、颐和园、人民大会堂,北海公园,天就快要黑了。不想,我们坐上24路电车到东直门下车后,北京至顺义的长途汽车停运了。当时还没有出租车,也没有其他交通工具,这下我遇到麻烦了,发愁了。一个新兵娃,带上个农村来的老母亲,回不去了,这可怎么办呀?正在我焦急万分、一筹莫展时,想起了团里管后勤的刘聪禹副团长,因为我知道他是团领导,他并不一定认识我。但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用公共有线电话,通过团部总机,转接到刘副团长办公室。刘副团长得知后,二话没说,让我在原地路边等着,大约半个多小时后,一辆绿色军用吉普车飞速驶来,把我们母子二人接到了连队。

图为作者范世林1980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留影。

        一个是小小战士,一个是团级首长。彼此不曾相识,只是一个电话,居然能产生出这样感人的故事……。当我写到这里时,泪水已经模糊了眼睛。我简直是太感激了,太动容了。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官爱兵”的小事情,而是一段小中见大,情真意切,充满着官兵友谊,饱含着战友情深的真实故事。虽然已是39年前发生的事了,但我却历历在目,永生难忘。对此,我非常感谢部队首长,非常感谢刘副团长,也非常感谢战友们的关心和帮助。 

图为作者范世林1980年与母亲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是啊!上述这些当兵的历历往事,虽然过去都好多年了,但我仍然记忆犹新,时刻想起。因为它历练和培养了我,磨炼和成就了我,激发和鼓舞了我。使我几十年来,无论在部队,还是回地方,直到现在,乃至将来,在任何时候,去任何地方,都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辛勤工作,努力奋斗。并且也促使我,下定决心,不怕困难,全力以赴的力求做到,作风更加优良,意志更加坚强,信心更加十足,立场更加坚定,业绩更加突出,事业更加辉煌。

        特别是我从部队到了铁路工作后,较强的时间观念,严明的工作纪律,良好的生活习惯,都为我的成长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是调到铁路运输法院工作,后又移交到了地方,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后,我也一直都为曾经有过部队的这段军旅经历和光辉岁月,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图为作者范世林1980年和战友黄威在北京颐和园与母亲合影。

        财富再多,也能用尽。生命里有一段当兵的经历,贵如黄金,难能可贵。有在部队养成的优良作风,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有在部队练就的过硬本领,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幸福生活。不管社会怎样发展,不论岁月如何变幻,当兵人一提起绿色的军营、铮亮的钢枪、高亢的军歌,以及硝烟弥漫的演兵场和摸爬滚打的战友情,都会倍感亲切,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在此,衷心祝愿所有的现役官兵和离队的复退军人,不忘家国情怀,铭记光荣历史,生活永远幸福!   

图为1982年作者范世林(后排左三)与连队的战友合影。

  (作者范世林,为太原铁路运输法院党支部书记、高级政工师、正处级调研员,兼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企业文化杂志、生活晨报特约记者,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25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5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77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6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8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17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66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6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6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38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