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看了电影《冈仁波齐》,讲述一群普通藏民前往冈仁波齐的朝圣之旅,内心有不少感触。
整部电影像极了散文,不急不慢,娓娓道来,没有商业片的聒噪,倒像个纪录片。影片开头用很大篇幅描述着藏民寻常生活场景,放牛、吃饭、聊天、磨青稞等,以此交待故事发生背景和村民加入朝圣队伍原因。
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庄,一群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民。因父亲去世前未能完成心愿,尼玛扎堆决定带着叔叔去拉萨和冈仁波齐朝圣,村里其他人也想加入进来。于是,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背负债务的中年夫妻,或为实现心愿,或为祈福,或为救赎,结伴踏上朝圣之旅。
从家乡普拉村到拉萨再到冈仁波齐,2000多公里,他们走了整整一年,一路走一路磕,磕头用的木板和皮子不知用坏多少。虽然,该片镜头呈现出来的情感是淡淡的、不悲不喜,但路上的种种遭遇让坐在电影院里的我都为他们捏一把汗。
影片中,多处使用宏观视角,茫茫苍天下,纷纷大雪里,隐约看见一排身影不停地跪倒起身。在宏观视角下,他们是如此渺小,但又是如此坚定。
在观赏影片时,我一直有两个疑问。
疑问一,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一群普通人却完成了并不普通的一件壮举。
疑问二,为何这些藏民如此淳朴?车被撞坏了让肇事司机离开,邀请陌生人到帐篷里入睡……
针对疑问一,粗以为是意志力。他们虽是普通藏民,但他们的意志力却十分强大,强大到朝圣路上的一切困难都不是问题,都不是退缩的理由。刮风下雪阻挡不了,孕妇临产阻挡不了,腿脚受伤阻挡不了,拖拉机损坏阻挡不了,钱用完了同样阻挡不了,他们要做的就是朝着圣地出发,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
那为何他们的意志力会如此强大呢?意志力来源于对事件意义的认知,如果认知到某件事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那自然会调动所有意志力来做这件事。一路上遇到的只有已经解决的和待解决的问题,孩子出生那就抱着一起上路,腿脚受伤那就休息两天再上路,拖拉机坏了就大伙拉着车厢上路,没钱了就打两个月工挣到钱再上路。
是什么赋予了他们朝圣的意义?是信仰。他们的信仰让他们认知到朝圣的非凡意义,这个意义压过一切困难。相信自己相信的,然后去做,如果足够虔诚,那信仰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强大。
那针对疑问二,为何如此淳朴?他们的淳朴并不同于孩童的天真,他们是成年人,知道自己行为带来的可能性后果,知道让肇事司机离开他们的车报废没人管,知道邀请陌生人入睡帐篷有危险,但是他们依然淳朴地做出利于他人的选择。
我想应该也是与信仰有关,相信人性本善,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喜乐,于是淳朴的个人构成了淳朴的民风,戒备心在这里是多余的。
可见,宗教信仰的意义就在于给予他们力量。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我来说,给予我力量的是什么?
在这里,对是否信仰宗教,信仰哪类宗教不做价值判断。粗以为,不管信仰什么宗教,本质上都是信仰一种解释系统,对于自我、他人和宇宙的解释,不同宗教解释不同。皈依某个宗教,就是认同这个宗教的解释。因宗教解释是现成的,又经长久锤炼,自成体系,受众广泛。
而不信仰宗教并不表示没有信仰。我不信仰宗教,不接受现成的解释,是希望可以自己去探索自我和宇宙奥秘,即使而知无涯吾生有涯,但还是希望一试,在有涯随无涯的路上探索着,向自己心中的冈仁波齐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