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张德芬的身心灵三部曲之重生创造篇——《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是我读的张德芬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遇见未知的自己》。两本书的写法是一样的,都是把身心灵静修的知识要点和方法融汇贯穿在故事里,寓教于故事,通俗易懂。
“心想事成”,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关心的事情。但是,有一点可以很明确,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任何事情取得成功都要付出代价。而且,有时候心愿达成了,但是我们发现结果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如书中的阿南,自故事的开始发愿娶公主为妻开启了寻宝之旅,在经历许多事情并接受了王子和多人的指点后发现,当初的发愿并不是内心真正想要的,只是出于一种梦幻般的虚荣。他内心真正需要的爱人是阿秀。
书中的阿南,即我们。书中的王子、渔夫、铁匠、“理想书院”的程老师、理想钱庄的钱老板和快乐的农家女,分别告诉阿南(我们)如何重新设定信念、如何释放情绪、如何对待金钱、如何自我修正、如何让理性和感性达到平衡——
※ 阻止我们成功的,并不是我们不懂的事,而是我们深信不疑但其实不正确的事情,那是我们的最大阻碍。
※ 我们的人生模式是经过长年累月的习惯养成的,每天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它的方式过生活。
※ 如果我痛苦的话,就好像比较对得起那些因我而受害的人。——这种情绪对你没有帮助,对事情的发展没有帮助,而且自己也不喜欢这种感觉,这样只是用折磨自己的方式来减少自己的愧疚。
※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和平庸也不过是一种习惯。
※ 真正的勇者,是能够征服自己的人。
※ 钱只是工具,看你怎么用它。有了钱以后,一个人的本性会因为钱而扩大,也就是说,善良的人会拿钱做很多好事,心术不正的人拿了钱就会沉沦,但是这与金钱本身无关。
※ 所谓信念,基本上都是小时候耳濡目染,还有因为一些特定的事件的发生而形成的。所谓耳濡目染,就是你在周遭环境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然后加以吸收消化的结果。每个人消化吸收的过程,和各人天生的个性,和他看事情的角度有关。
※ “心想事成”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因为太多不正确或是不适合我们的信念从中作梗,所以无法让每个人都实现自己的梦想。
※ 我们的头脑代表理性,但情绪是感情用事的,两者必须平衡。
※ 我为我的幸福快乐负责。
※ 禅定更可以培养你的慈悲心和不执着的心态,能让 宇宙的能量在你身上自由进出。
※ 我们都来自一个无形的灵性世界,那是我们的源头。那个源头是丰盛的,而且是无所不在的。
※ 信任和臣服,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功课。
※ 你不可能经由一个没有喜悦的旅程,到达一个喜悦的终点。在过程中保持一颗喜悦的心,无论最后是否达到了目标,至少我们曾经拥有过美丽的、愉悦的过程!
※ 这么多的雪花,它们的纹路没有一片是相同的。每一片雪花都是宇宙的一个彰显。我们人也一样,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我们也是宇宙不同方式的彰显和表达。
※ “心想事成”,除了有特别高的做白日梦(敢想)的能力,还要有特别强的执行能力(能做)。
……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这本书,后半本是在单位上利用碎片时间读完的。因为周围环境难免嘈杂,读书的感悟不及安静的环境下读书的效果。但是,我还是感谢自己能够坚持在今天把它读完,让我有所收获。因为收获,心才能袪除浮躁,变得沉静。
读后的感悟很多,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心想事成,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不要经过努力后“事”成了,才发现并不是“心”所想的。那样不好。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本心,朴素的本心,这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