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我来了
还有两个月退休,心情说不上好与坏,心态无太大变化,上班亦或是退休没有太多不舍和期待。
不知这种心态正常与否,总之是无波无澜。
依然正常上班,珍惜最后俩月的职场生涯。
早晨准时到岗,梳理当天工作,完成后把需要交接的东西整理好,确保后面顺利完整交接。
由于工作量日渐减少,有时下午不去单位,在家喝喝茶、收拾收拾家务或是看看书,以半休的状态慢慢适应即将到来的全休。
我是国企的一名工人,从事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工作量不大,轻松稳定。同事间没有升职加薪的冲突,职场气氛很好,偶尔调侃几句、发发牢骚也只是活跃气氛,放松心情。
这种工作环境能很好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唯一的不足是,退休收入要比上班时减少一半,且没有了节日福利及劳保待遇。国企工资收入不算高,但是福利待遇不错,特别是疫情三年更加突显了国企的优势。
拿我所在的单位来说,除了正常的月工资外,每逢节日会发放节日慰问品(中秋、端午、春节),我家就从来没有买过米面油和干货杂粮等。暑期会发放防暑降温物品,包括矿泉水、饮料饮品、绿豆、白糖、茶叶等,诚然,这些东西也没有自己花钱买过,而且单位食堂两元餐更是实惠。
相对于一线城市大型私企、外企及央国企,我们这种国企收入是很低的,但在我们这个三四线城市属于中上等,比一般的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收入还要好一点,福利待遇也不错。
我这个年龄的人,思想固化,追求稳定。还是觉得普通人能进国企是不错的选择,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优选国企,有个稳定不累的工作,在保证月收入的情况下可以有充足的业余时间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不是一味地忙碌工作,有时间充实自己、锻炼身体、享受亲情。
有同事说现在可以规划退休后的生活了。我没有具体的想法,只是觉得人不能闲下来。身边退休的姐姐们有去超市打工的,有去干保洁的,但都干不长。
在国企退休的人很难再寻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抛开年龄不说,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吃苦精神,旱涝保收的工作犹如温水煮青蛙,消磨了人的意志,已然没有再次择业的优势。
这就是为什么进入国企的年轻人三年内流失率很高,而三年后很少跳槽的原因。入国企三年后会适应这种安逸的工作环境,没有了冲出去的干劲。
我很明白这一点,所以,没有出去找工作的想法,至少现下没有。
也许会学习一些写作技巧,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经历、见闻、想法和生活状态;也许会读一些感兴趣的书,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每天跑跑步、跳跳舞,消磨时间、舒缓心情、强健体魄,确保人退心不退,换个方式生活。
即将退休,虽有不舍,也只是久在一地儿的惰性使然。
三十年,人的半生,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有一种归属感、亲切感,会不自觉关注它的大小事情,并随之喜悦烦忧。
三十年,人来人去、升迁换岗,岁月尽逝、物是人非。有配合默契的好搭档,也有嘴碎八卦的事儿妈;有关怀备至的好领导,也有眼瞎心肓的指挥者。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我人生长河中的过客。
即将告别一段历程,没有太多伤感和不舍,更多的是一种期待,我会重新认识一些人,重新学习一些东西,重新开启新的生活。
说起来容易,适应起来不会太快,但我会慢慢改变心态,放慢脚步,把自己从上五休二的多年常态中拽出来,开启慢节奏的生活。
五十岁,是一个尴尬的年龄,说老不老,说年轻不年轻。五十岁的退休女人,老公依然在岗位上,孩子没有成家立业,父母已然年迈,退休后会照顾老人,扶助老公,关心孩子。但最重要的是认可自己,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儿,依然保持精神熠熠、信心十足,依然可以有梦想、为完成梦想而努力,如此退休生活也能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