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辈亲戚经常评价另一位同辈亲戚,同辈亲戚经常很郁闷,因为总是得到负面评价。她的处理方法是,平时憋着,憋不住的时候,爆发,与常人无异。那位长辈亲戚,其实也很痛苦,因为,平时费了很大劲建立起来的威信,总是“顷刻间灰飞烟灭”。这种情形见的多了,不免反思自己、反思喜剧的本质。
反思自己。自己也经常“评价”别人,当然多数是指责、批评,也经常遭到别人的反击,也经常灰头土脸。自己也经常遭到别人的评价,尤其来自父母的评价,也经常“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也经常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这背后的心理机制到底是什么呢?分享一下,我对喜剧本质的反思,也许能找到一部分答案。
近年来,脱口秀大火。演员总是深度挖掘自己的、别人的所有囧事、蠢事,讲给观众听,博得观众的欢心。人,似乎喜欢嘲笑别人,无论这个别人是表演者自己还是其口中的别人,以此来获得自身的优越感、价值感、存在感。因为,人性有这种需求,所以,有了搞笑产业,包括,相声、小品、喜剧、脱口秀等等。作为商业行为,一方自嘲或者嘲笑(指责、批判)别人,另一方花钱、欢笑,挺好的,演员和观众都不会受到伤害。回到现实,由于每个人潜意识都希望抬高自己,以及为此经常有意无意地贬低别人,所以,经常导致矛盾重重。怎么破呢?为此,人要修两件事。
一、少评价别人
人类,为什么那么喜欢评价?因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人,学会了归纳法,即人通过经历一些事情,然后总是可以归纳总结出一些观点、一些判断。这种观点、判断,就是评价。不让人评价,等于让人放弃归纳法。怎么办?
1.不要急于评价。每个人都会归纳法,但是每个人的归纳能力,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请延迟评价,多收集事实性信息,以便得出准确的评价。
2.把评价放在心里。即使收集了充分的信息,得出了准确的评价,也尽量不要表达出来而引起冲突,除非需要这样做,否则不要为满足一时的情绪而放纵自己的行为。
3.基于事实的正面评价可以多一些。也就是说,有理有据的表扬可以多一些。人,需要能量、需要动力。别人和自己的正面评价是最根本的能量源泉、动力源泉。
4.给别人提出负面评价并不能抬高自己。因为,别人和自己没有关系。自己的面子、尊严,不能靠打压别人而获得,只能靠自己挣得。如果批评、指责别人,能给自己带来正面体验,那只能说明自己的心智还不成熟。
二、正确回应别人的评价
1.被别人正面评价了,怎么办?
先判断,此评价是否符合事实。如果不符合事实,不必在意;如果符合事实,不必过于谦虚,扩大胸襟,敢于接受就好。
2.被别人负面评价了,怎么办?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有则改之。这一点同样考验胸怀和格局。回到事情本身,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放下面子和虚荣,回归成长和改变。
(2)无则加勉。如果对方的批评不正确、不符合事实,则视作一种事前的提醒,不必怨恨对方。问题是:人们对于批评和指责,尤其是无端的批评和指责,经常还以愤怒和攻击。为什么呢?
因为,批评和指责触发了人们的安全感,伤害了“面子”。通常,没有谁的安全感是足够高的。所谓“面子”,是指人们的声誉、荣誉、尊严等精神方面的需求。通常,没有人会不在乎自己的面子。因为,这种精神需求,属于人的高层次需求。一旦人的面子受到挑战,人会恐惧、害怕,于是迅速启动应急防御机制,开始自我保护,表现为,对外或对内的攻击行为。
怎么破?
(1)提高自己的安全感。
(2)关于上述尊重需求不被满足的问题,正确的认知是:偶尔不被尊重,其实没什么,建立在普遍意义上的尊重才有意义。一个人与周围人的互动效果评价是一个概率问题。偶尔遇到一个人不尊重自己,很正常,因为可能遇到了一个神经病人或是遇到了一个那一刻心情不好的人。所以,人,不需要一遇到评判和指责就立即本能地启动防御机制,而是可以觉察一下对方的情况以及事情本身的情况,然后,再做出反应。破解这个问题,还有一种更高级的心法。
毛爷爷有一句很经典的论断,“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深度剖析一下这句话,其实是说,每个人都要自己管好自己的事。与人交往也是如此。我们只能管理好自己的言语,无法管理别人的言语。如果别人的言语触犯了我们的面子而且事实并不支持对方的判断,那么,这只能说明,是对方出了问题,与自己无关,所以,不必产生情绪和心理波动,继续专注地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小结
与人交往,要修2件事:
1、自己少评价别人;
2、用正确的姿势回应别人的评价。别人的评价,如果是实事求是的,那么,勇敢地、豁达地接受,改变和成长就好了;如果不符合事实真相,那么,不必在意,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事情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