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不会整天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闲庭信步般轻松愉悦地处理事务。——亨利·戴维·棱罗
得知有人一年读100多本书,心生向往,决定从明天就开始读书计划,结果书单还没收集完就失去了耐心;
听到有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两眼放光,意淫未来的自己也可以如此这般,结果英语书买了一堆,原声电影下载了无数,最后送人的送人,删的删;
看到有人半年减肥100斤,唏嘘感慨,盯着那些诱人的腹肌人鱼线,决定重拾搁置已久的健身计划,结果咬紧牙关买的跑步机,最后还是落满了灰。
以上的这种状态,据说许多人都会躺枪,别的不说,曾经的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回到家里只要平行45度扫一眼,到处都是无法自律引发的溃败局面。桌上成堆的书籍烂了尾,墙角孤立的吉它松了弦,我是比空想家稍微进步一点的行动派,只不过万事都是浅尝辄止,这比空想还苦恼。有时候觉得我特别适合当一个渔民,那样就可以不予理会嘲讽的眼光,心安理得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三十年,直到两年前开始跑步才有了转变,而且,通过跑步这一件事的自律,牵一发而动全身,慢慢的,原来生活中那些不忍直视的恶习逐渐得到了扼制。
但我必须承认,自己离高度自律还有那么一大截,只是比起前30年,现在的生活节奏熨帖而有效。有一个观点深以为然,你唯一要面对的,就是孤独。
自律就像一颗卫星,在推向太空的前期,必然有过一段漫长、痛苦或者前途未卜的经历,然而一旦冲破大气层,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剩下的就是在既定的轨道井然有序地运行,这一切,不经历前期的挣扎和锤炼,不会体会到那份悠然自得的从容。
两年前的我,是一名普通的上班狗,经历过几次跳槽,在最后一家单位工作的末期,我经常会听到一个让我讨厌的词:“工作量不饱和”,这个词带来的危害就是没日没夜地完成领导交待下来的任务,而且经常会突然出现计划之外的工作,那段时间就是烦燥,找不到原因,如果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不想要怎么办,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斗争,我谨慎的做出了辞职的决定,现在看来,这应该算一个明智之举。
http://mwfits.dabushou.com/dxbyw/4543.html
http://mwfits.dabushou.com/nxdxbyy/2798.html
http://m.sjzja.com/ccbyy/5466.html
http://m.sjzja.com/jlbyy/9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