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的冬天黑夜时间长,早上7点天都没亮,大二与大三那两年,我都是6点半起床,闹钟一响,我便从睡梦中醒来,虽然被窝很暖,可是我并不贪恋。
那时其他的舍友们都还睡得很香,我尽量放轻自己的洗漱的动作,避免发出声响打扰到她们,穿好衣服,我便背起包,拿着书出门了。我出门的那会儿,舍友们都还没醒,校园里的路灯都还静静地亮着,向下投洒着一片橘红色的柔光,虽然天很冷,但那灯光目看起来有一股微微的暖意,让人感到一丝温暖。
我径直到食堂,买了个馒头,馒头刚刚出炉,捂在手心里暖暖的。我在去三教的路上吃着早餐,馒头香甜可口,不管吃多久都不会腻烦。
这个时候的主教学楼似乎还在沉睡,大门还锁着,早起的学子们便用力推动厚重的玻璃门,两扇玻璃门之间的缝隙足以伸手进去摇动门背的锁链,锁链响了,学子们还叫醒门卫室里的保安员,保安被叫醒后前来开锁。有好些个早上我便是这样叫醒门卫里面的保安员,让他们帮开锁,那一天,我便是第一个进入主教学楼的人。
后来,门卫的保安员寻思了一个最佳的开锁时间,那就是还没等学子们来催门,他们便提前开锁,开了锁之后,把锁挂在门把上,便继续回去睡。这样不仅学子们能进入,而且保安员也能好好睡觉,真是一举两得。
进了大门,便是宽敞的主教学楼二楼,上到三楼往左走几步,再往右拐就进入教室的走廊了,走廊两边都是教室,我们班的主教室就在长长的走廊尽头。这道走廊漆黑一片,悄无声息,在走到主教室的路上,我将每一盏灯亮起,再用力推开主教室门,打开教室前面两排的灯。在走廊上,我听得见自己脚步的回声。
教室很冷,我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书,并等着同学们一个个到来。
我记得非典过后的那个冬天,学校制定了晨跑并打卡的任务,每个学生必须在早上7点之前拿着打卡簿到校门口打卡,而且规定一个学期每个学生至少要打多少天,并纳入期末考试考核。
这个考核对于习惯早起的我并无影响,可对于那些恋床的学生们来说就苦了,他们叫苦不喋。寝室里的其他姑娘也抱怨不休,她们在寝室里嚷嚷:“那么早,怎么起得来啊?”、“我还想多睡会儿呀”。
这也难怪,晨跑打卡又那么早,而且天气还那么冷,想着都提不起精神来。不过一开始大多数人还是遵守校规,一大早便一窝蜂地被迫拥到校门口,挤着打卡,但不出几天,很多学生还是放弃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打卡。学生们可聪明了,他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比如让他人拿着自己的打卡簿顺便帮个忙,又比如私刻个相同的章把一个学期的任务都盖完,所以我们寝室,好像只有我坚持到了最后,真的晨跑完成了自己的打卡任务。
那时小灵通闹钟一响,我便会起床,我不会睡眼惺忪,也不瞌睡。
虽然叫醒我的是闹钟,但更多的应是自己内心中的梦想,是自己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这样,我才会觉得早起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也是一段愉快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