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结束工作后,就去捡垃圾。这是在读大学参加读书会的活动,约定即使工作也会继续坚持的,“三年不改其志谓之孝”,我也会三年不敢其志谓之忠,而且在我之前就有已经工作的同学在继续做。
我把自己当成种子,既然选择相信就去坚守实践。下面说说在捡垃圾遇到的一小段对话。
我在草丛中捡垃圾,遇到一片碎玻璃,应该是壶胆碎了,就躬身细细捡。
这时,身后路过一个工人,他看着我说,“这你捡什么捡,那草盖住就好了。”
我微笑回应“盖住它也在啊!”
但内心谓之一震,为什么要盖住,这背后是怎样的惯性思维。
然后想到之前煤矿的安全事故,都是小处遮掩,最后出现安全事故。想到在越是贫穷的乡镇越是有很多面子工程等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例子数不胜数,为什么历史总会重演。
为什么盖住?不想给别人看到,因为它不好看,是缺陷,是问题,展现在世人面前,如同在干净的道路中间的垃圾,总会被处理。
处理掉不好吗?好,就是麻烦。欢迎别人做。
为什么是别人?我不想,懒,怕麻烦。
似乎找到根结。解药就是”勤“。
说到”勤“,历史最有名的就是曾国藩,一勤天下无难事。
“身勤”,即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
“眼勤”,是从细微之处识人。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刚好曾国藩散步归来,对李说无需召见,并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手勤”,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一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一天都会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二是读书习惯:他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这点自己也深有体会。三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曾家后人人才辈出不能不说与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
“口勤”,是他与人的相处之道。同僚间不逞口舌之勇,对下属也会耐心地训导。
“心勤”,坚定的意志品质。曾国藩不管是从科考还是在平定太平军时“屡败屡战”,都有一种精诚所至的信念在支撑他。从各方面下足工夫,功到自然成。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当真是一勤天下无难事。在生活中此句也啧啧生辉。
写到此,自己也很是惭愧,还常犯惰性,不敢丝毫得意。也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都被曾国藩说完了。
此篇仅以提醒自己。勤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