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满足于现状的人常常开心。”但在我看来,这句话只是那些不思进取之人用来欺骗自己和他人的借口。假设一个人不努力不进步,那就是没有追求进步的意识,没有个人目标和方向,甚至都没有生活的意义。因此,我认为只满足于现状未必会带来一直的快乐。
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发展就越快,对社会也越有益。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人类的想象力丰富多样。面对无限的可能性和未知的冒险,我们应该努力寻找答案,而不是安于目前的状态。
北宋在被金人灭亡后,统治者逃到南方,在杭州建立了南宋。然而,这些统治者没有关心国家大事,他们只是苟且地生存下去,并追求暂时的享乐。就像林升的诗《题临安邸》中所说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说成了汴州。”他们不考虑如何收复失地,也没有吸取北宋灭亡给他们的教训,他们只满足于自己暂时的快乐生活,所以被视为“满足于现状”。然而,好景不长,南宋最终也被灭亡,所有的欢乐都成为了灰烬。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这些南宋统治者贪图享乐,缺乏危机意识,所以他们不仅不能一直快乐,还埋下了自我毁灭的悲剧。这就是安于享乐的结局。
然而,居里夫人却给出了相反的例子。居里夫人和丈夫从几吨矿石中提取出了一克镭,但她并没有满足于这个发现,她继续坚持研究,后来又发现了另外一种新元素——钋。正是因为如此,她成为了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人。
据说,有一次居里夫人的邻居带着一个小女孩来她家玩,小女孩在离开时偷走了居里夫人获得的诺贝尔奖杯。女邻居急忙制止小女孩,但居里夫人却说:“没关系,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对我来说,只有不断的发现才更有意义。”就连像她这样优秀的人,也没有安于知足常乐。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也是中国研究和发展杂交水稻的先驱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你们吃饱了,我也变老了。”他花了一生的时间来探索杂交水稻的奥秘,从最开始的每亩产量700公斤到后来的800公斤,再到900公斤,他从未满足。一次次的不满足驱使他在杂交水稻的田地中日夜研究。如果他当时满足于现状,那么我们现在肯定无法过上饱食的日子。所以请记住,追求发展永远不要满足,因为满足未必会带来持久的快乐。
知足未必会带来持久的快乐。我们可以满足于当下,但不能被现状所束缚。不能安于目前的状态。同学们,请抛弃满足现状的思维,高举奋斗的旗帜。从今天开始,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发掘我们自身的潜力,向更好的自己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