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一直想看的《娱乐至死》。
想看的原因有,一久闻大名,近日又多看电影,在看《七宗罪》影评时又一次激发阅读念想。二近日需要参加一次面试,以此增长相关的知识并弄清相关的求职念想。
/书里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语言差异导致我一些字句段落的理解上有点困难,但总的上看能把握大概的纲要。/
1
给我感觉,书的观点有些是一提再提,给我留下最深的思考是:因为外界信息的碎片化所以需要个人知识的专业化。
《娱乐至死》书中说,“作者并不是一直值得信任的……读者必须有备而来,用知识武装好自己。”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个人知识的专业化对信息真伪的辨别十分重要。比如我之前听过"超过九点不吃早饭 肠胃里消化的就是昨天的屎",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一听就相信了。而有专业储备知识的人稍加思考就知道这句话是无稽之谈。
但《娱乐至死》里引用了赫胥黎的话,“我们没有人拥有认识全部真理的才智。”
所以我强调的“个人知识的专业化”,并不是说,我们能够去成为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专家。因为我们的才智和时间都有限。而是去强调,我们要去拥有知识专业化的思辨能力。
书中说到“这些源源不断的信息与它们的受众之间很少或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
因为拥有了知识专业化的思辨能力后我们会比较容易在信息遍布的世界里,找到与自己相关并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娱乐至死》里,引用约翰·杜威在《经验与教育》的话,“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一个人学会的只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伴随学习的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比拼写课或地理历史课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态度才是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
2
在看书之前,瑞典电影《纯粹》里诗人和演奏家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我有一种关于“愚昧”的思考。即,在现实世界里让我们丢弃思考的、让我们看不清自身纯粹的追求的、让我们陷入愚昧的所有存在,都在给我们加以精神麻痹。比如,那些无脑的娱乐节目。我也是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的,但本书作者更加训斥的节目类型似乎与我本来的思考有不同的地方。
相对来说。我不同意本书的一个观点:书中谈到的电视和科教类文化相结合是有摧毁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我和作者的生活背景不同,所以导致在这个观点上分歧。)因为在中国,大体上,这些节目只是起着一种引导用户了解知识文化的、在日常生活里增加听闻的作用。并没有书中描述的要有替代正统、严肃文化之势。对于当下的节目观看者而言,他们把这些与正统知识结合起来的节目,更会以一种“科普”的态度去欣赏,而不是以一种“学术研究”的态度去观看。而这,也不符合本身节目制作者的初衷。
其实当下许多节目都是一种“中性”的综艺节目。比如《奇葩说》《朗读者》《超级演说家》《鲁豫有约》《非你莫属》,这类型节目,他们没有传统的严肃,在节目的过程里,观众不用正襟危坐,他们被允许去笑、去感情流露。在恰到好处的娱乐之中又带有恰如其分的思考,这样结合,刚刚好。
3
梳理一下书的整体。
1、2章说明了媒介本身。3、4章则阐释了美国阅读时代时的国情和思想。5、6章,大体是美国电视时代兴起带来社会变化的总论。而后的7-10章,作者则分别从新闻、宗教、政治、教育与电视结合的美国现状进行分析。11章是对美国社会的警示与做法的提出。
看完本书,会感觉到书本身的很多观点是和一定的社会背景所相关的。但依然会有一些观点带有思考性。
4
在这本书的阅读中我看到很多的观点。但回归作者书中的思考,“我们陷入了一个无能为力的怪圈:你心里有很多想法,到你除了把这些想法提供给记者只要更多新闻外,你无能为力;然后,面对你制造的新闻,你还是无能为力。”
所以这些思考的本身,会回到一个“无能为力”的怪圈。可是,在思考之外所获得的“提高个人知识的专业化”大概就是最大的行动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