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是古人认知世界的方式,看中国神话如何解释三大问题
对现代科学略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物理学上有个“大爆炸理论”解释宇宙起源:在最初的时候,宇宙的密度和温度无穷大,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包含在一个被称作“奇点”的无限小的“东西”里(严格来说,“奇点”也不是东西,它是“不可道、不可名”的)。在奇点里面,物理定律完全无效。
大约在150亿年前,奇点突然开始膨胀,物质密度从密到稀,急剧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这个“大爆炸”,就是空间和时间的开端。直到今天,大爆炸仍然在继续进行。
熟悉近代经典科学理论的人们,往往很难接受宇宙时空有起点的理论。不过,若是讲给古人听,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些。如中国古代神话是这样解释宇宙起源的:最初天地是在一个鸡蛋一样的混沌状态中,孕育了一个叫“盘古”的大神,拿着斧子(也不知他的斧子是哪里来的)把混沌状态给劈开了,天往上升,地往下降,不断增长,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宇宙。
古人对于宇宙起源的解释没有任何科学观察做依据,但神话所表达出来观念,如时空有起点、宇宙有变化等等,却和现代“大爆炸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神话,其实是古人观察世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完全凭着直觉来描述这个世界的。我们要想真正了解古人的生活世界,就要深入了解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虽然我们拥有丰富的神话资料,却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
有一位学者,花费了毕生精力,将散落在各种典籍中的神话传说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把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勾勒出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
这位学者就是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袁珂先生。袁珂(1916—2001),四川成都人。1946年曾在台湾省编译馆任职,那时开始系统研究中国神话。1949年他回到四川,继续从事文学和神话学研究;1978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1984年担任中国神话学会主席。
他著述颇丰:1950年出版了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族神话专著。之后,袁珂先生撰写了《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山海经校注》等20多部著作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中国神话史》是他独力撰写的第一部中国神话通史。这本书追溯了中国神话发展的源流,带读者领略中国古代神话之壮美,为读者揭示先民是如何解释这个世界的:宇宙如何形成?人类如何起源?万物如何运行?
一、宇宙如何形成?
浩瀚宇宙,灿烂星河,从古至今就吸引着人类的好奇与敬畏。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前面已经说过,现代物理学的解释是“大爆炸理论”。当然,这个理论也有很多人不赞成,也提出很多别的理论。但不论哪种说法都还只是猜测。
就这一点来说,现代人对于宇宙起源的解释,比古人也就高明几个望远镜的距离吧。
那么,中国神话为什么用盘古神话来解释宇宙起源呢?
三国时吴国道士徐整写了一本《三五历纪》,有这样的记载: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就是说,天地最初是和鸡蛋一样混沌一体的,其中生出了一个盘古,天地开辟,阳气上升为天,阴气下降为地。天,是一天天地高,地,是一天天地厚。盘古在其中,随着天高地厚而不断增长。
其实,盘古生于“浑沌如鸡子”的天地中的哲理思想,是和汉代末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浑天说”(以张衡为代表)的天文学思想有关。因此盘古开天辟地神话是从汉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后来神话又演变为盘古化生万物。有一本古籍《五运历年记》说: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盘古死后(纳尼?这样的大神竟然也会死?),他的气变成风云,声音变成雷霆,眼睛化为日月,四肢五体变成四极五岳,血液变成江河……可以说物尽其用,一点都不浪费,相当环保了!
巨人尸体化生万物的神话,很多古老民族的开辟神话中也有。印度神话说,自在大神以头为天,足为地,目为日月,腹为虚空,发为草木,流泪为河,聚骨为山,大小便为海;北欧神话说,奥定大神杀死霜巨人伊麦,以其肉造成土地,血造成海,骨骼造成山,牙齿造成崖石,头发造成树木花草与一切菜蔬,髑髅造成天,脑子造成云,等等。
不过,说人类是盘古身上的寄生虫变的,叫人不好接受,所以在这种解释之外,中国神话对于人类起源的另一种解释就占了上风。
二、人类如何起源?
今天我们都知道,人是由古猿变化而来的。但人类认识到这一点时间并不久: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这本书,这个理论才被揭示出来。而接受这个理论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还有很多人拒绝这个理论。在西方,那些虔诚的信徒坚信,人类是上帝造出来的。
中国神话如何解释人类起源?女娲抟土造人是汉族流传最广的人类起源神话。《淮南子·说林篇》说女娲与诸神共同创造人类:“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 女娲造人的神话,又见于汉末应劭写的《风俗通义》书中,说女娲“抟黄土作人”。
古籍记述都很简洁,一句话解决问题。后来人们不断补充细节,说女娲依照自己的形状,捏黄土造人,造好后就会说话;后来女娲累了,便用藤条抽打黄泥,甩的泥点子也变成了人。因为她是用黄土造人,所以中国人是黄皮肤。
少数民族也有神用泥土造人的神话。达斡尔族认为,人类是天神用泥土捏出来的,所以人身上的污泥总是搓不完。又说天神捏出许多人后,放在阳光下晒着,忽然下了暴雨,天神急忙收拢,把好些泥人碰坏了,所以世间就有了缺胳膊短腿的,或者鼻子、眼睛等器官有毛病的人。
有趣的是,在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中,也有西方神话中洪水灭绝人类的桥段,并且在这些神话中,女娲又成了伏羲的妹妹。如瑶族神话说,伏羲女娲本是兄妹,两个人躲在葫芦里逃过灭绝人类的大洪水,世上已无人烟。乌龟、竹子等动植物劝兄妹结婚再造人烟,兄妹不允。后来太白仙人也来劝兄妹结婚,兄妹还是不允。于是仙人教二人对山滚石磨,石磨合在一起;隔山梳头发,头发愈梳愈长,最后绞结在一起。二人才无话可说,同意成亲婚配,再造人类。
那么,女娲造人,究竟是在开天辟地之初独自造人,还是经历洪水大灭绝之后,兄妹成亲再造人类呢?反正都是神话嘛,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结合各自的民风民俗,各自理解、各说各话吧!
三、万物如何运行?
有了天地,有了人类,那么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怎样运行的呢?
我们知道自然界都是按照物理原则运行的: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天上下雨,是水蒸气的循环;人是万物之灵,只有人类才会说话;物种之间不可能相混,等等。
但在神话的世界里,天地万物是有着完全不同的运行规则的。
在神话的世界里,一切东西,不管是生物或非生物、自然力或自然现象,都是有生命、有意志的活物。物我之间更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联结着,所以牛马、猪狗、鸡鸭、飞鸟都会说话,人也可以理解动物说话,如孔子的学生公冶长会辨雀语,有一次听麻雀交谈,说“白莲水边,有车覆粟,收之不尽,相呼共啄”。
在神话的世界里,人鬼杂处、人神并居,人可以去神仙那里做客,鬼也随时可以降临人世间。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爱好旅游,在往西巡游时,曾经去拜见过这位西王母。《红楼梦》里王熙凤经常翻看等《玉匣记》则告诉人们,任何时辰任何方位,都有神出没,导致“看了玉匣记,不敢放个屁”。
在神话的世界里,石头也有生命。古籍《述异记》上说:“桀时泰山山走石泣。”山竟然能“走”,石居然能“泣”!秦始皇有个赶山鞭,赶着大山到处跑。石头还会生孩子,孙悟空就是从花果山的仙石中生出来的。
结语:神话是人的创造,它又深深影响着文学和民俗
神话是人类的创造,但在历史发展中,神话也深深影响着社会生活。
首先是对文学的影响。在我国,从汉代开始,文学家就不断利用神话进行文学创作。司马相如的赋就广泛吸纳神话传说。大约成于建安时代的《古诗十九首》里的一首《迢迢牵牛星》,便是根据牛郎织女神话而写作的。
最擅长运用神话进行文学创作的,当属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他的诗作里,神话典故比比皆是,如《大猎赋》里的“五丁摧峰,一夫拔木”,“龙伯钓其灵鳌,任公获其巨鱼”;《古风五十九首,其四十》里的“凤饥不啄粟,所食惟琅玕”;《上云乐》的“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登高丘而望远海》的“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古朗月行》的“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的“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等等。
至于直接拿神话传说来写小说,明清以后蔚然成风。明代产生了神话小说,如吴承恩《西游记》、许仲琳《封神演义》和周游的《开辟意义》等。清代小说运用神话材料较好的,有李汝珍的《镜花缘》一书。
其次是对于民俗的影响。神话深深影响到民间习俗。每一个岁时节日,可以说都有其神话的来历。如过年,就是从一种被称作“年”的怪兽发展而来的。
据古籍《荆楚岁时记》记载,从大年初一开始,各种民俗活动就有着种种神话故事背景,如“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就牵连到有关山臊(猓)的神话;“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又牵连到重明鸟和神茶、郁垒的神话;“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关涉蚕神的神话;“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关涉紫姑神的神话;“正月夜多鬼鸟度,家家捶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关涉姑获鸟的神话,等等。一个月当中的节日、风俗、习惯等,便已经有这许多神话故事可说,一年之中累积起来,更不知道要关涉多少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