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后输出读书践行笔记,而不是读书笔记
2、训练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读完书后马上进行3到5分钟分享
3、最可能近的靠近牛人
4、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准备一场分享(3小时)
5、卖是为了更好的学
Day3 《人生创业课2》A dream
人生需要复盘,因为当我们不经意间,就会陷入一个怪圈:走着走着,路边的风景变得一样了。也就是陷入了自己的舒适区:熟悉的工作,熟悉的人,熟悉的学习方式,熟悉的输入输出。但是,只有不熟悉,才会让我们实现突破。
1、读书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有的说好,有的说浪费时间。说没用的,肯定没长时间读过书,而长时间读书的,效果也是大不一样。
我就属于读书比较多的,也积极的整理笔记,输入输出,但是对生活的改变没那么明显。我也一直在找原因,猫叔提出的的“践行笔记”输出方式让我耳目一新:这确实是将理论化为实践的好办法,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对书籍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检验行动战果,一举多得。
嗯,就从正在读的书开始吧。
2、经常读书的人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可能就是:读书有啥用啊?这个问题不止问倒我一次,现在想想,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自己确实只是读了,但是没记住或者学到什么;二是自己虽然学到了,但是没将成果告诉别人,也就是并不能用一个拿得出手的东西说服别人。
这大概也是读书人口笨的原因吧,学富五车,却言之无物。解决方式是:读完书后马上来一场3到5分钟的分享。可以倒逼自己读书要用心,还可以锻炼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
读多了,分享多了,话也就“多了”。
3、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经历也许相同,但是感受肯定是不同的。这就是分享的意义,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原因吧,不同的思维碰撞可以产生更多的新思维。
教是更好的学,为自己感兴趣或者深入研究的领域准备一场分享,是对自己的负责,是对他人的证明。
你说自己精通哪个领域,那就拉出来溜溜啊。
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不以赚钱为目的的学习都是骗自己。无论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是为了“改变家族命运而上进”,金钱都是基础。
所以,卖是为了更好的学。一方面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是对知识的巩固与检验。
不止自己认为自己行,别人也说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