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脑子里全是有关曾国藩的思绪。与人沟通时,会不自觉地将话题引伸到曾氏为人为事上面来。
回想这些年来,本人也如其他对曾氏感兴趣的同道者一样,随着对曾国藩了解的加深,慢慢地进入了准研究的状态,并醉心于此。时间久了,总感觉有抑制不住要写点有关曾国藩的东西才行,否则,胸中大有不吐不快之感。
时下,曾国藩热仍然处于“高烧未退”的状态,为什么?与不少的作者将曾国藩定性为中国古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兴名臣、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中的半个圣人有关!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又给曾国藩热添了把柴,使之越烧越旺。也与有形成文化现象之势有关!
文化现象是什么?这概念又跳到我眼前,喜欢问个为什么的我,觉得有必要琢磨一下这个问题,以免被动跟风了,还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
今天就来说道说道,文化现象是什么:
在拙作随笔的《“历史”、“怀旧”与“文化”》小文里,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可翻看阅读),不再对"文化"二字形成的概念赘述。谈四字"文化现象"这个概念。
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文化现象是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它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和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它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
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请注意概念中的加粗的字体:典型、标志、共同需要和心理、感受上升到理性。
说明有从个体到群体、从自发到归纳的有意识行为了。如果再进一步则是理论化、甚至体系化了。比如:饮食、语言等习惯等都可称一种文化现象,也会制造一种趋势、一种方向。再上升就是社会性的风气与活动了,甚至达到宗教化的程度。也就是所谓痴迷般的崇拜了......
我对曾国藩达到了崇拜的程度吗?有点。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这“热潮”或“文化现象”中了吗?有点。我有达到痴迷的程度了吗?差不多了。
自己回想下,也是这么回事儿。再细想下,如果痴迷某种事情,又无碍于工作生活、不给别人制造干扰,又有益于身心,为什么不呢?
我享受这种感觉与过程,所以,也愿意把这些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故,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