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忧国思家——杜甫《登高》赏析

        彩虹花晨读课第七节《登高》,在彩虹花导师时朝莉的带领下,我和学生们一起走进了这首杜甫的古诗,共同体会诗的韵味和思想感情!这首诗也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的重阳节!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昂,动人心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杜甫作诗时已经五十六岁,是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这首诗被誉为“七律之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此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表现感情,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着手,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归结到世事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忧伤时的情操,便沃然纸上。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诗人备尝艰难撂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多日,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更加难以排遣,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乔独自走在街头,阳光透过晨间的薄雾,有朦朦的暖意。 前面的雾像未知的人生。乔轻轻抚过身上奶茶色的薄大衣,告诉自己,...
    向内的旅程阅读 400评论 1 4
  • 小时候,爱唱一首儿歌:东东是个胆小鬼,怕风怕雨怕打雷,半夜起来遇妖怪,四个脑袋三条腿;爷爷听了哈哈笑,带着东东去抓...
    Linda奔跑中阅读 333评论 0 0
  • 01 常常在清晨的花园会碰到很多头发花白晨练的老人,慢悠悠地舞枪弄剑,他们的旁边常有一位特立独行的中年人,不是在快...
    遇见小娜阅读 1,201评论 12 20
  • 壹。 高考备考时,我的时间几乎被学习填满。 一早上五节课,相邻两节课间只有八分钟的休息时间。而我,会在前一晚将不同...
    谢明科阅读 1,483评论 5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