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阅读测评体系是一种纯语言的阅读能力测评标准,忽略文化、年龄、认知的差异,以客观性著称,适合不同国家英语母语和非母语的学生使用。
蓝思阅读测评体系分为对书籍文本的测评和读者的测评,基于语义难度(Semantic Difficulty)和句法难度(Syntactic Complexity),对读者的阅读能力和书籍文本的阅读难度进行测量。两者采用相同的度量标尺,因此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轻松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随着近年来分级阅读研究的发展,蓝思阅读测评体系的算法标准已从Syntactic和Semantic两个测评维度增加至Structure、Decoding、Syntactic和Semantic四个维度,这也让蓝思分级阅读测评体系更加完善和准确。
语义难度(Semantic Difficulty),即词频。蓝思分析了50种以上语义变化的形态,决定什么是造成文本阅读难度的因素。结果显示最主要的因素是“单词出现的频率”,它和语篇阅读难度的相关系数性最高。这里所指的单词出现的频率,不是一个单词出现在特定段落中的次数,而是指此单词出现在Lexile分析将近60亿单词的素材所出现的频率。
句法难度(Syntactic Complexity),即句长。研究者发现,长句子包含更多子句,不只会包含较多信息和概念,彼此间也相互关联,而且较长的句子需要学生在短期记忆中容纳更多信息而使其难度增加。
结构指标(Structure indicator),通过计算文本重复的程度,来评估文本整体的难度。
词汇指标(decoding indicator),通过统计单词中元音、辅音和发音等,对用词难度进行评估。
蓝思阅读测评体系使用数字加字母“L”作为衡量难度的度量标尺,以“5L”为一个区间,蓝思分值从最低5L到最高2000L,数字越小表示读物难度越低或读者阅读能力越低,反之则表示读物难度越高或读者阅读能力越高。
相关标准化考试,也有对应蓝思分数。如托福网考阅读成绩20分,则蓝思分值为1260L,蓝思区间为1160L-1310L。托福网考阅读成绩为10分,则蓝思分值为1040L,蓝思区间为940L-1140L。
图书标注蓝思分级时,会在数字前面加上前缀或后缀,例如AD880L。数字后面的L代表蓝思分级。数字前面带有AD,BR这样的文字,这些前缀意义如下:
AD=Adult Directed家长指导书籍。这类读物一般都是带有文字的绘本,适合家长陪同学龄前儿童一起阅读。
NC=Non-Conforming非常规书籍。这类读物的语言难度一般超过了目标读者的阅读能力。适合阅读能力高于平均水平的读者阅读。
HL=High-Low趣味性高但难度低的书籍。适合较高年级阅读能力较低的学生。
IG=Illustrated Guide图释。一般是百科全书。
GN=Graphic Novel连环画或漫画。
BR=Beginning Reading初级读物。这类低幼读物通常文字较少,无法给出具体蓝思级别数值。
NP=Non-Prose散文性文章。如诗歌、歌词或者菜谱。此类文章无法评定蓝思等级。
正如蓝思分级NP所标注的,蓝思测评体系对于大多数文本都适用,但是诗歌、列表性文字等不连续的文本无法适用。
@安徽胡继侠2013语辰妈 对啊,就是分级的同级别配合来走。比如能看牛津树三,就从分级的大猫培生的一级开始刷到二级,再换一套分级从一级到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