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经常“志存高远”,但是如何“脚踏实地”的实践,却经常不得法,不得果。写日记反思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践行,从曾国藩传,分享这本书关于写日记的方式。
脱胎换骨的开始:写日记!
志向非常的高,但是怎么做到呢?如何自我管理,最关键的是每天都写日志,这是入圣之基。
记日记最重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每夜必记,日省录数条,虽造次颠簸,亦不闲一天。
如何写日记
- 首先,要把写日记当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日记要用工楷来写,因为这样反映一种诚敬的心态,日记中规定的,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我们经常将的要有“仪式感”。
- 日记的作用是“研究自己”,几就细节,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而不是在细节上轻轻滑过去。一个细节上的滑过,整个自我管理的工程都可以垮塌,所以在写日记时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是要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
- 把一天做了什么事情,说了什么话,都要细细地过一遍,然后反省哪件事情做得不对,哪句话说得不对,痛自警醒,记载下来,深刻反思;
曾国藩刚开始不得法的现象
- 不连贯,不能一直坚持
- 日记记成流水账
- 日记中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并不能做到,比如早起,失败率50%,比如记茶余偶谈,一个月只记了2两次,至于写字,只有一天完成了;
通过记日志得到好处
- 规定了自己的日程,不再闲游荒业;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 对自己的性格,脾气进行反省;
跟郑小珊打架事件,发现两方都有错误,但是圣人教导,改过要从自己做起,而且改过要从速,意识到了马上就要改。达到了尽释前嫌;
- 言不由衷,虚伪,浮夸,他反省到,动不动就随口夸人,这正是孔子所说的,巧令,是小人途径,曾国藩反思,评论人夸奖人要慎重,这样人家才会拿自己的话当回事,
我诚能言必忠信,不欺人,不妄语,积久人自知之,不赞,人亦不怪,苟有试而誉人,人且引以为重。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欺人自欺,灭忠信,丧廉耻,皆在于此。
理解刚开始的反复
圣人的标准实在是太超绝了,它要求人每一分钟都展开对自然本性的搏杀,那真是针针见血,刀刀割心,因此能够坚持下来非常艰难;
- 有人邀请去看杀人,他就欣然接受了,但是在路上徘徊非常久,最后还是回家了
- 他立誓不再与人吵架,但是还是跟别人吵架了,
- 至于妄语,名心,更是几乎每天都犯。
从曾国藩的这段反复,让我对这两年我的“反复”多少有些释怀,也又有开始和比较正常的心理开始一些“坚持”。
有恒是一生最推崇的品质
在修身起阶段,重要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做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熬不下去怎么办?
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为一代之伟人。
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以强悍的蛮劲打通此关,他以练书法为喻,说明人在困难,倦怠,麻木面前应该如何做,写字写到手俞拙,字俞丑,意兴俞低,所谓困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以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曾国藩的一生,就是不断自我磨砺的一生,一天也没有停止修炼的脚步,从青年到老年,曾国藩都生活在不停地自省中,每天都在日记中不断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从生到死,他都生活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之中。
日记给朋友看的作用
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极限的,自己监督自己都是有盲点的,不容易做到彻底,但是人都有自尊心,因此通过自己的朋友,老师的监督自己往往是最有效的。这就是师友夹持。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社群”的方式啊。社群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