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老师的《如何帮助学生深度学习》的云访谈,是我加入N4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一直抱有一个功利的学习目的——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我以为张良老师会教给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从头到尾听了两遍访谈,发现我的理解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张良老师或者说张教练对学生没有说教,没有道德绑架,没有逼迫引诱学生要好好学习,没有给学生灌输生活唯有学习一条路的理念,而是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平板、网络、爱卡的米助教系统,采用苏格拉底助产式教学方式激发、互动、启发学生学习。尤其是听到吴校长介绍一个初三的孩子一直玩游戏的时候,我很意外。初三正是学习考学的第一个关键时刻,孩子玩游戏,老师竟然不批评。张老师解释说说了也不管用。也确实在孩子玩的上瘾的时候,批评也不管用,只会把师生关系弄得紧张。而且那个孩子的志向是周游世界,为此他的英语学的很好。这也说明泉源的教育很到位,这些孩子有自己清晰的人生目标,能向着目标前进不知道比只知道死学考大学却不知道考上大学干什么的学生强了多少。因此,我佩服张老师的稳,对人心的洞察,对学生的激发,找到泉源,才有再次出发的能量。深度学习、学科融合、统整课程,一个个新名词冲刷着我的旧知,让我看到自己有多么局限和落后。
未来学校是什么样子,我一直没想过,也从来没想过学校会不会消失。很多当年的新生产物,如纸币、报纸,发展到今天已有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有从有形变成无形的趋势。那未来的学校呢?还会不会有围墙?会不会是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本书?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变化。世界发展之快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在去年的时候,谁又会想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学校都要改成网络教学?张良老师和他的泉源走在世界的前面。泉源的老师都具有快速学习的能力,不断扩大知识边界,以满足学生跨学科学习的需要。泉源学校的游学,更像回归孔子时代的教育形式。他组织的撕书活动更像一场新学习模式革命的信号。他的学生都有一种力量,一种能支撑他们度过困难的力量,一种能深度学习的力量。他的学生都有跨文化沟通的能力,都有对文化挖掘理解、设计的能力,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不同,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不同。他们是一批“新新人类”。
探险者没有地图,但心中有一条路。我很庆幸我能听到这场访谈,能认识一个有着传奇人生的教育者,能看到他的努力,能感知到教育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