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过一个很火的短视频《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仅仅60秒,就深深地触动了全网的妈妈。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不仅仅是从父母影响孩子的角度看,更是从孩子的童年角度看这段视频。抽烟、喝酒、谩骂、掠夺……这样的孩子的童年会幸福吗?而他们的一生又会有怎样的遭遇?
“好的童年治愈一生,坏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
你希望你的孩子拥有怎样的童年呢?
我相信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尽自己所能爱孩子。
但是爱孩子,光有爱是不够的,父母也需要学习技巧,让我们的爱能顺利的、不扭曲地传达给孩子!光让孩子幸福是不够的,也要让孩子有安全感,才不会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加的幸福!
心心妈养育了两个女儿,为了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她成为了一名科恩亲授游戏力育儿师,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并记录分享自己对育儿的一些思考,因此受到了广大妈妈们的喜欢,更是成为了阅读量10万+文章作者。
她在《童年不缺爱》中提炼出了妈妈培养孩子安全感的六大关键:
第一,妈妈要“看见”并了解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提供所需要的爱;
第二,妈妈要主动走进孩子的世界,去滋养亲子关系;
第三,妈妈要学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
第四,在出现沟通问题时,妈妈要学会反思,以避免问题再次发生,从而提升亲子关系的品质;
第五,妈妈要学会照顾自己,拥有好情绪,这样,才能让孩子内心更加安定;
第六,好妈妈还要学会巧妙地处理好与“养育合伙人”的关系,以获得更多支持。
下面我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看见”孩子,理解孩子,映射孩子的感受。
“看见”就是清空大脑中所有的成见之后,透过孩子,看到他独特的特征、年龄阶段,以及深藏于行为背后的内在需求。
父母经常看到的是——孩子的行为。例如孩子不讲卫生,不懂得礼貌,总是粘人……
这样做就像带着有色的眼镜来看待孩子,所以大部分父母看孩子总是“不完美”!
殊不知,父母和孩子一样不完美,有句话叫做“不完美才美”!只有父母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才能真正地接纳孩子,看见孩子。
透过孩子的行为,父母要能发现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本质意愿是什么?
孩子不懂礼貌——遇到陌生人本能的反应;
孩子遇到挫折大哭——没有人能理解他失败的感受;
孩子不讲卫生——是因为这样才能起你的注意;
孩子总爱欺负别人——他希望掌控的权利!……
父母不要抛开“年龄局限”去谈教育,用孩子的思想,看透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让我们的爱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别贴标签,给孩子设限。
“标签”就是日常我们用语言给孩子设置的限制!
负面标签:没出息、不懂礼貌、不谦让、做事不认真、写作业不踏实、不爱看书……
在孩子达不到父母的预期时,父母就会用各种“标签”来定义孩子。
当孩子不断地接受这样的评价时,他们的潜意识就会不自觉地认同,甚至不惜以进一步的行为表现来捍卫它。
这就是常说的“所想即所得”!
所以,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对事不对人,巧用批评,更是在别人定义孩子的时候,要勇敢地站出来“护犊子”,鼓励孩子建立内心的稳定感,从而建立安全感!
中性标签:孩子不吃辣!孩子干不了!孩子还不能自己动手……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定义——自证预言!指的是人不自觉地按照一直的语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当父母用中性的标签定义孩子时,孩子就会“自证预言”。
所以,鼓励孩子多去尝试,体验不同的生活,才能最终发现自己想要的。
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需要有勇气去尝试新鲜事物,才能打破固步自封,踌躇不前的限制,赢取自己的机遇,与幸福生活才能越来越近。
正面标签:乖孩子、好孩子、你真棒、你真乖……
正面标签,多是给孩子的鼓励,但是不恰当的鼓励会给孩子造成压力,让孩子隐藏真实的自我!
笼统地表扬孩子,会让孩子不自觉地有一种“言过其实”的感觉!
父母在称赞、鼓励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看到事情的细节,对细节、行为、品性的夸赞,才能令孩子心中产生积极的肯定。
你这份作业写得很工整,尤其是这个字——这个字我也觉得写得好,下次就这样写;
你把卧室的卫生打扫了,干净多了——我自己也能做到……
父母尽量减少使用标签语言,不要给孩子设限!
与孩子建立联结,让你的说的话更有影响力。
孩子逐渐地长大,有的父母会发现自己说的话,孩子权当耳旁风了!完全没有影响力!
为什么?
李玫瑾老师讲过:孩子在3岁以前,父母一定要陪着,这是在培养你们感情的关键期,孩子长大了才能听你的话。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唯一能制服我的就是我的奶娘,她从小就陪伴着我。
这种陪伴,归根结底是需要父母与孩子建立一种紧密的联结关系!联结关系越紧密,那么和孩子沟通才能越顺利,说话的分量才高!
全职妈妈虽然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更要注意“高质量陪伴”,妈妈要活在当下,不要为了“放弃机会”而后悔,也不要为了“不能工作,与社会脱节”而焦虑。
孩子的童年是一去不复返的,专注陪伴孩子成长,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职场妈妈缺的就是陪伴,更要好好利用一天能和孩子建立联结的时间段,比如:早晨起床到上学前的时间,刚放学回家,孩子处理困难工作之前,与朋友分别之后……
也要注重陪伴质量!
放下手机,全情投入;一对一陪伴;由孩子主导全局;固定时间,让孩子可预期。
父母的每一分陪伴,都将会作为资本存入“亲子账户”,等到需要的时候才能解不时之需!
总结
没有经过培训,没有经过考试,父母就直接上岗了,所以在陪伴、教育孩子的路上需要不断地学习进步,与孩子共同成长!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缺少的是犯错后懂得“反思”的父母!
我们最终追求就是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给孩子安全感,给孩子一个可以治愈一生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