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算是特有小孩缘的那类人,喜欢跟小孩子玩,也很容易跟他们疯在一起。上学那会,每次回家邻居家的小鬼总是缠着我疯来疯去,大人们总说我没个正经,我却不懂他们为什么不弯下腰来做这么开心的事情。
没有阿宝之前,不管我走到哪,我总是习惯性的去盯着小孩子看,看他们萌萌的表情,看他们可爱的服饰,一定还会忍不住上去打个招呼,稍有防备的家长还以为我是人贩子,其实我是没办法对眼前这个小鬼视而不见,一看到他们,我的那个心啊就走不动喽。
跟老何谈恋爱的时候,也会不断的提起我们以后要生一个孩子,生一个漂亮的小公主,给她扎俏皮的辫子,穿花花的衣服,带着她过美美的生活,这应该是每一个恋爱时期的小女生都会幻想的事情吧。
毕业工作了,再说起孩子的事情,总会无端带起压力,想生孩子得结婚吧,要想结婚得买房吧,买了房得还房贷吧,唉,再说吧。那个时候,人的整个状态是知道这些都会有,但是以后再说吧,以前做小女生时对生活所有的幻想都卡在这重重的现实后面,现实的后面还是有甜蜜,但是这个现实你总是不想迈脚走过去,虽然真走过去了可能也没有什么,但是就是走到门边,停了停,然后扭头不想了,再说吧。
老何我们俩凡事都不太有计划性,虽然有大体的规划,这个规划无非还是守旧的结婚,买房,生个孩子,但是真有计划外的事情出现时,我们总会往好的地方想,譬如阿宝一激动一个晚上就种下了,尽管在那一瞬间我的直接反应还是跑到卫生间去冲了冲,冲完我并没有懊悔,也没有生气,更多的是在盘算着万一中了呢,如果真就这么中标了,我就可以怀孕了,我就能生孩子了,我就可以做妈妈了。
事实是什么呢。十天以后,我就基本上确定我要做妈妈了,阿宝是被我一天天拿着试纸盼出来的,比计划早了一年。那个时候我完全不会认为这样的人生有什么问题,不过就是早一年晚一年的问题,人生不就应该这样子,结婚,生娃,然后呢,然后人这一辈子也就这吧,我当时的认知也只能想到这。
孕期虽然很辛苦,很吃力,但是我整个人在厚厚雨雾笼罩下是甜甜的不可告人的甜蜜,这份甜蜜有时候只有我能懂,因为那个藏在我肚子里面的生命在跟我休戚与共着,我走着,我躺着,我开心着,我悲伤着,有一个人,一直在我的身体里,一直在跟我共同感受着。我想这才是孕期最大的幸运,曾经在快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跟另外一个人日夜不分开的长在了一起。
在把阿宝生出来的前两个小时里,我还在这厚重的雨雾下准确的做一个准妈妈,或者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一个孕妇,我的各样体征完全符合一个孕妇的各种指标,包括最后在产房的奋力挣扎,完完全全的潜能大爆发。可是在我把阿宝生出来,在我被医生从产房推出来,在我被护士一次一次按压并强行要去厕所排尿时,我发现我头顶的雨幕没有了,我活脱脱的又回到了从前,身子轻起来,健步飞起来,嗓门大起来,我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回到了一年前,我不再是一个笨拙的产妇,我现在似乎又变回了那个少女,我很轻松,我很自在,我很自由,那合着我现在在三更半夜的医院走廊里做什么?
现在我当然明白我当时的问题出在哪里,但是当时的我跟眼前的阿宝有点对应不起来,我怎么就生出来一个孩子了,这眼前的孩子到底是从哪里出来的,你看有胳膊有腿活活就是一个人啊,这个人不就是我日夜想见的人吗?他怎么就一下子出现在我的眼前了?别说是我刚刚叉着大腿逼出来的。我像一个宿醉清醒过来的人脑子完全断了片,我的肚子空空的,空空的里面没有了任何跳动,那个日夜存在我肚子里的生命哪去了,我怎么满心的都是失落。
接下来的就是一浪高过一浪的产后情绪大起伏,当大浪打来时,我站在浪花下,看着满脸的雨水顺着下,我没有任何办法,等着浪走,等着浪再来,当潮水退的差不多了,我也才知道这叫产后抑郁,或者简便一些说法是激素刺激,就是正常的、生理的、反应。但是当时的我在这些潮水刺激下,无尽的悔意涌上心头,不止一次的看着阿宝,看着看着就会泪流满面,总会在心头无数次的愧疚,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不是一个好妈妈,自私的把阿宝带到这世上,但是却不能保证我能给他带来欢乐,带来快乐,我就这么自私的把他带到了我的面前,我却不知道怎么面对他,如果有一天他埋怨起我,我该怎么解释?
我不知道这里的每一位在初为人母的时候你们会不会有这样的心理,曾经愧疚过吗?曾经被这沉沉的悔意压垮过吗?为什么我当时这个坎就是迈不过去?清醒的时候我也曾感激喜悦过,悔意袭来时我那个眼泪呀哗哗的就止不住了。
产后的时间就这样一点点过,我心里的那个坎一直在那竖着,我却迟迟喊不出自己是妈妈,妈妈两个字把现实中的我跟眼前的阿宝怎么也对立不起来,那个时间节点在最初的时候被错过,越往后越生涩,越生涩自己越喊不出来,越喊不出来我心里那个坎越不好过。
一直到阿宝一岁半,我一次也没有喊过自己为妈妈,从来都是,我是我,他是他,我帮你做什么,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就好了,走,我带你出去玩。从一开始自己没有主动说,到后来不再提,到慢慢也就习惯了,我心里那道坎在挡着小小的我,那个小小的我始终走不到墙这边。
你说是因为我不爱他吗?
我想这个爱应该分两个阶段,一岁前和一岁后。一岁前,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从阿宝出生后全天侯24小时陪伴他的,我在做着身为母亲的种种生理本能,哺乳,照料,陪伴,但是当时这样的爱应该叫做喜欢,我喜欢这个孩子,我习惯了这样的喜欢,我的身体里有太多这样无尽的本能喷涌而出,我完全是一个合格的纯生理意义上的母亲,我有义务,我有能力,守着我的孩子,但是你说爱,爱得是欢喜,爱得是满心雀跃。
在阿宝快一岁的时候,我的心底才慢慢有鲜花开出,我知道这朵鲜花就是眼前这个小人带出来的,我开始有点喜欢并爱上这个小人了,我的心底慢慢的一点一点柔下来,我的愧疚一点点快消失了,我想牵起他的小手,我会深深的拥抱他了,我知道我心底终于要接受他了,我说,我现在也是妈妈了,我可以称自己为妈妈了,我在心底无声的试了试,嘴巴张了张,还是浑身的别扭,算了吧。
阿宝到了一岁半,他才会说两个字——爸爸,我每天在他面前重复最多的就是爸爸回来了,爸爸去上班了,爸爸给你打电话了,你最爱的爸爸想你了,他不仅会对着老何喊起爸爸,他对着我也喊起了爸爸、爸爸……
阿宝在这个时候已经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了比同龄的小朋友说话迟,我能清晰的看到他之所以语言发育缓慢,第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不喊妈妈。本来这个世上最容易发的两个音节我一直让阿宝在错过,我也总不能一直忍受着阿宝喊我爸爸,我告诉自己是时候得改变下了,是时候得突破自己了,我当时在心里上已经捋顺了,就差这两个字了,来,吼一下,就出来了。
妈妈?
谁你是妈妈?你这是喊谁呢。
妈妈?
你能不能声音再大一点。
妈妈?
哎呀,真不好意思啊。
我就这样每天试一次,从刚开始自己在家能接受,能发出声,到后来在朋友面前能不冷场,到一次次舒畅的不脸红的喊出来,我差不多习惯了快一个月,没有请师傅,自学成材的。
当我学会后,我才发现妈妈这两个字太神奇了,阿宝,来,妈妈帮你打开,阿宝,走,妈妈带你出去玩,阿宝,妈妈来啦,阿宝,妈妈好喜欢你呀。我的那个心啊,在这一声声妈妈里变得洒脱,又有魔力,太奇妙了,妈妈,妈妈,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这么好的调调了,妈妈,妈妈,一个少女就这么优雅的蜕变了,哎呀,我太喜欢这个称呼了。
自从我会说妈妈,我有了另外一种超能力,这个超能力不是一年前的母亲本能,那个母亲本能有太多的泪水,太多的辛酸,太多的挣扎,我现在的这个超能力是如此的轻盈,轻盈到我才明白做妈妈的喜悦是如此的轻松,轻松到每天看到的都是喜悦,我像又回到了年少时那个喜欢蹲在小鬼们眼前的那个无知少女,开心的笑着,轻盈的舞着。
我就这样一个人舞了快半年,有时我也恍惚过阿宝该不会永远不回应我了吧,阿宝该不会一直在怪我吧,不然过了这么久他怎么还不张口呢。可是我又怎么能知道他不也在一次一次尝试呢?
就在上周六临睡前,阿宝回应我了,在他的屋里,在一片漆黑里,他的声音小小的,嘴里像塞满了泡泡,那个妈妈像是从泡泡的缝隙里跑出来的,又含糊又不确定,但是他在认真努力的喊着,一次又一次,一声又一声,像个小女生,在害羞着对我表白,妈妈,你能听的到吗?妈妈,是这样喊的吗?妈妈,我喊的对不对?妈妈……
对,对,对,都对,阿宝,妈妈听到了,妈妈谢谢你,非常认真的谢谢你,谢谢你让我一次又一次过我的坎,谢谢你还一直在等我,阿宝,谢谢你,我的天使……
后话:我跟阿宝,我们俩这两年好像走过了千山万水,一个脚印,一个深坑的,终于,我们都迈过来了。我不知道这两年来阿宝眼中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希望多年以后,如果阿宝能回忆起这段时光,我希望他回忆到的都是甜蜜,就像他每天含在嘴里的棒棒糖。
下次见。
我是郭郭,我在用文字记录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