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阿姨真是一辈子活在风口浪尖之上。
中学时代,就“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上演了惊世骇俗的师生恋,对她向来不甚满意的父母,当然无法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家中,并且在他们以及所有围观群众的眼里,这肯定不是十几岁的女孩子的错,定然是老师对学生的图谋不轨!结局当然是以对老师的惩罚告终,据说,那个可怜的老师,被发配到乡下去教书,一辈子昏昏噩噩。不知道《窗外》之后,琼瑶是否想过补偿一下那个欣赏她才华的老师,这件事,从一个读者来说,我一直觉得这不是一个人的错,老师也挺无辜的,只是生不逢时罢了。
做父母的,都不愿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有问题的,孩子们犯再大的错,都是可以原谅的。所以琼瑶之后结婚,是他们所希望的吧!也许他们觉得,走入婚姻,一切就可以稳定下来,生活就没有什么惊涛骇浪了。
可是,他们不曾了解,他们的女儿,有着怎样丰富丰厚的情感,即使是一边照看孩子,一边爬在床边写字,也能家喻户晓,影响力扩展至两岸三地。
至少,于我而言,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就有琼瑶小说的熏陶。“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等等,即使早已过去十几年,依然能脱口而出,绝不是语文老师的教导,而且琼瑶阿姨的功劳。
当然了,近些年,说她三观不正的人越来越多,《新月格格》《一帘幽梦》被批评的最多———其实我还挺难过的,因为《一帘幽梦》曾经非常喜欢,至今都觉得费云帆是暖男代表。可是又觉得网友们的分析也很有道理,毕竟,有一部分作品,确实是她某个阶段的情绪表达。
早些年,叶倾城的《薄命怜卿甘做妾》就说过,在平鑫涛尚未离婚的时候,她的作品里,那些插足别人婚姻的女子,都是被迫无奈的,那个出轨的男人也是非常痛苦的,而原配夫人,是清一色的崇高圣母,甘愿接受“儿女共事一夫”的现实。典型的代表好像是《碧云天》《一颗红豆》。而在僵持八年后,她终于与平鑫涛结婚,之后,她的作品里,爱情是两个人的至情至诚,再容不下第三个人。最明显的是火遍大江南北,至今难以超越的《还珠格格》,晴儿再美好,不能在紫薇和尔康之间有一点位置,否则紫薇宁可“与君绝”。小燕子更不必说,永琪贵为皇子,也没有三妻四妾的想法,而是要“一生一世一双人”,所以宁愿放弃身份地位,隐居乡野。这也是琼瑶对婚姻的态度吧!
而今,行至暮年,佳人佳话,在文坛影坛五十多年,因为一桩治疗的分歧,这段婚姻终究蒙尘。议论纷纷而生,很多人批判她当年插足,致使平鑫涛离婚,现在是咎由自取。可是,真的是她单方面的错吗?为什么在这样的事情上,人们总是更多的批判女性呢?如果一个男人定要抛弃妻子,绝不是因为狐狸精勾引了他,而是他自身缺乏责任心,不能正确的对待婚姻和家庭。无论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去追求琼瑶,爱情也好,前途也罢,他都辜负了结法妻子和孩子,世人应该针对的是那个躺在病床上引起纠纷的平鑫涛,而不是同样老之将至的琼瑶吧!
一辈子活在传奇之中的琼瑶,也许早该听听三毛的话——不要掉到自己的陷阱里去,嫦娥应悔偷灵药,高出不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