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再别康桥》
说起徐志摩,最初的印象还是在这首诗中。未见其照时,心中浮现的也是一个风度翩翩谦谦君子般的多情少年。果不其然,书的封面即是一张徐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徐志摩西装笔挺,衣领雪白,一副纤细的眼镜架在高挺的鼻梁上,目光坚定又淡然,完全是一副才子的模样。只单看这身行头与气质,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是极少的青年才俊。
作为影响现代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徐志摩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五载,但可谓精彩纷呈。从浙江硖石出生到北京求学到美国到英国,从结婚到他恋到离婚到再婚,一生跌拓起伏。作为一本简洁的人物传记,本书遵循了纪录片式的手法,只撷取了影响徐志摩人生的20个节点来展现其一生。
韩石山先生系历史系出身,行文中不难看出其对事件脉络的梳理极为考究,但凡涉及时间事件对应模糊之处,必用其它辅料互为佐证,尽量还原其真实性,精细到徐志摩某年某月某日的行程、所见之人、所说之话及书信手稿,并不因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褒义有加,相反,读完整书,一个真实可感的徐志摩仿似被请下神坛,看到的是一个凡人徐志摩的一生。
徐志摩曾说,他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
如今被我们世人最常称道的也还是他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个女人的情感纠葛。徐志摩出身于商贾之家,家境殷实,16岁在杭州附中读书时,即被家人安排,与时年13岁的张幼议订婚。而后两年二人结婚。徐志摩奔赴北大读书,张幼仪辍学在家侍奉公婆。只此一点,一个是日渐接受新式教育的开明青年,一个是沿循旧时传统礼教成长起来的大家闺秀。冥冥之中,已是分道扬镳。
在徐志摩的眼里,林徽因是其唯一的灵魂伴侣。” 我懂你像懂自己一样深刻。”(徐志摩)而张幼仪则是横亘在他追寻自由和爱的绊脚石。当其深陷在与林徽因的热恋里时,他对张幼仪的无情可见一斑。
当他把张幼仪接到伦敦,张告之其怀孕时,徐志摩听后立刻就说:“把孩子打掉!”
“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了。”张幼仪说。
“还有人因为火车肇事死掉的呢,难道因为你看到,人家就不坐火车了?”
如此无情的话,也只有在被热恋冲昏了头脑时才说的出吧。
然林徽因终是用理智放下了这一段情。书中未表何因,但从后来林徽因的回应中能够看出端倪。“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因为终不得,林徽因成了其一生情感的牵系。
徐志摩后转恋上朋友之妻陆小曼。致两人均离婚又结婚,婚姻亦不被家人祝福,徐家终不承认这个儿媳妇。陆小曼之后的堕落与绯闻让二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徐志摩飞机失事是在与陆小曼吵架后奔赴北京发生的。从这些看,徐志摩在情感上多情又无情,感情用事又有些不负责任。最终也未获得自己理想的爱情。
张方晦(陆小曼的学生)在一篇文章提到陆小曼对徐志摩的评价是“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是真的,不是装出来的” 。
也许也正是应了这孩子般的性情,徐志摩的真在那个时代那么突兀,他的浪漫热情一腔热血全部融入诗歌、散文,才那么引入注目。
综其一生,求知、追寻灵魂的自由是主线,可谓一个极端的理想主义者。
他在北京大学学的是法律,在美国克拉克大学学的是历史,在哥伦比亚大学学的是政治学,在伦敦大学学的是经济学。国内师承梁启超,后辗转多国广交朋友,与泰戈尔私交甚密,后访问狄更生、哈代等名人,为追随罗素,放弃即将拿到的博士学位弃美去英。如此遵从本心的率性而为,也不难理解其在感情上的选择了。只是,这如孩子般不经世事的烂漫,似乎也只适合生存在诗的世界里了。
PS: 这部传记比较精简,韩石山先生另有一本《徐志摩传》,可参看。个人感觉传记类的还可结合其它人物传记来看,比如《林徽因传》、《陆小曼传》会更立体。本书对林徽因与徐志摩之间的情感没有过多笔墨,对陆小曼的书写也停留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将其书稿整理出书。只看细节,总觉得陆小曼本人吸食鸦片、任性骄奢、自甘堕落,而之后的陆小曼半生素衣,之后的林徽因、张幼仪,他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堪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