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你刻在墙上的字依然清晰,从那时起就没人能擦去
《那些年》中柯景腾说“我的幼稚出自我热血的根性,就是靠着这股热血,我才能喜欢你这么久”
他们分手是因为他的幼稚
《致青春》中陈孝正说“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
他们分手是因为他的自私
《同桌的你》中,周小栀说“我们分手吧,因为你根本不懂什么叫做责任”
《匆匆那年》中,方茴说“我还爱你,你怎么就不爱我了呢,我还没变,你怎么就变了呢”
而你,又是因为什么在毕业季选择与曾经说好养狗养猫,一起奋斗的她分手?
1.他是学长,选择了毕业回家乡
倩倩和她的学长阿六都是来自两个叫不出名字的小城镇,一个天南一个海北。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梦想就是一起去上海拼搏。
阿六家在小城镇还算是不错的,但是依旧付不起上海50平米二手房的首付,卖了家里房的钱子都凑不齐,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弟弟。
在阿六毕业前,倩倩跟他约定,他先去上海工作,等她一年,然后两个人一起奋斗。当时阿六挺高兴的,对倩倩说能找到了一个愿意陪自己吃苦的姑娘,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可是还没等到毕业,阿六就顺从家里人的意思考了家里的公务员,其他工作都没有去找,就跟倩倩说“以我们的学历和能力在上海生存太难了,跟我回家吧”
这不是商量的语气,分明是下命令。倩倩哭着问他“那上海呢,我们的梦呢?”
阿六说如果倩倩想去,可以带她去玩玩。
倩倩没有任何答复,他们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分手了,倩倩说“我不会跟着他去他家的小地方,并不是因为我心高气傲,而是因为在他心中我早已没有了分量。”
2.看不见未来,没能给我安全感
小雯和他的男朋友再有几个月就一起毕业了。小雯早在心中计划好了与男朋友一起在西安市工作,合租一间小屋,甚至都想好了要两个人一起养条可爱的萨摩耶。
小雯天天往西安跑,找实习,参加其他学校的招聘会,就想尽自己最大能力留在西安。
而她的男朋友依旧和舍友天天窝在宿舍玩游戏,转眼就到了毕业季,她的男朋友连简历都还没有做过一份。
爱男朋友的小雯帮他做简历,帮他投递到合适的岗位。最终男朋友却因为懒惰和不端正的态度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
毕业了,小雯在一家外企工作,年薪10万,男朋友在一家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里干着不轻不重的活儿,这个工作还是他爸妈帮忙找的。
男朋友对小雯说“你太强势了,我压力很大”
于是小雯心如死灰,她知道人生观不同的两个人很难再走下去,她跟男朋友提分手,她说“在你身上我看不到未来,我没有安全感”。
她的男朋友说她“毕业了女生就是现实,曾经的承诺没有几个男生做得到”。
小雯最终还是选择分手了,因为知道和他在一起注定不会幸福。
3.我家里条件不好,她父母不同意
我的一个学长和他女朋友好了整整四年,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毕业后,学长回了家乡,说要想办法把女朋友接过来工作。学长很有能力,做事很让人放心,他对女朋友说“给我两年时间,我一定把你接过来”。当时我们都很羡慕他们如此坚定。
因为学长家里是农村的,经济条件比较差,所以女方父母没有表态。
一年多过去了,两个人联系越来越少,可是学长依旧在努力着,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忽然有一天,学长就接到了女方父母的电话“我女儿订婚了,男方家里出了十万彩金,房子也备好了”。
学长当时很受打击,他说曾经跟女方父母商量过,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是他会努力,结婚后肯定会好好的对他们女儿,孝顺他们。可是怎么说订婚就订婚了呢?
学长后来再也没有联系过女朋友,他怕她难堪。
学长说“跟了我四年,把她喂胖了20斤,她老公会不会嫌她胖不好看,她以后会不会去刻意减肥啊”
学长至今还没有女朋友,他说等他攒够10万彩礼和房子的首付才敢谈恋爱。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必须要走到最后
感情没有那么好,异地,父母阻挠,经济压力,其实毕业季分手无非就是这么几个原因。
男生不够有能力,所以怪女生现实。
女生忍受不了社会上的诱惑,怪男生不能给她想要的。
曾经总以为毕业分手是因为不够爱,现在自己站在了毕业的边缘,才发现“爱是什么,能当饭吃吗”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毕业了总是要分手就否定大学里的恋爱,大学恋爱的那几年是你在大学里最幸福的日子。
大学上课的教授说过“出了校门的男生远比学校里的男生更踏实、更有责任感,而步入了社会的女生远没有学校里的清纯”。大学花个两百块就能收买女孩子的心,工作后往往花个两万块钱还得不到真心。
理性的选择是必要的,可是感情这东西啊,就得感性一点,太理性的人很那难得到幸福。
转眼即将又到了一年毕业季,你和她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