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世界,一人一菩提。如果说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世界,那么同样地,每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也拥有足以撼动他人世界的潜力。读了十几年的书方才明白“千里路始于足下,一切终将归于平凡。”这个道理。我自觉很好,更感谢《行者》教会了我这个道理。
读完《行者》,感觉它不仅是一个传奇,倒更像是一个行千里路的人的老来回忆。
在起初的猴类表演中,他以天赋极高的哥哥为榜样,自感能够与之匹肩就相当不错了,因此刻意带进哥哥的感觉进行角色扮演,六小龄童之名也由此而来。虽说之后的舞台表演顺风顺水,使他攒下了些许名气,但走到幕后,在没有背景音乐的情况下,他却难以找到台前的感觉。历经数次的失败演绎,在父亲与剧组的双重压力下,他咬牙坚持,通过近距离地观察各类猴子的表演,凭借着自己与猴子一同生活的心得感受,最终成功克服了梦想之旅上的一大困难。他坚信,演好猴戏,演活猴戏,不仅是自己的的梦想,更是哥哥和父亲的梦想,所以,他不可以放弃,他必须行。
正是这一次的磨难带给了他动力,因为他始终坚信自己能表演好猴子。因此,即便在后续的拍摄当中遇到更大的问题,他也无所畏惧。或也是因此,在读《行者》时,我才很容易被带入到其中的拍摄时的惊险时刻。86版的《西游记》里的悟空形象,在我看来,目前是难以被超越的。我带着青少年时期对剧版《西游记》的回忆去读这些拍摄花絮,感慨颇深。记得有一段拍水帘洞的情节大抵是这样描写的:大家盯着屏幕的时候猴子突然消失了,索性只是挂在悬崖上而没有掉下去。简单的文字却体现了大凶险,读到这,我不由得地停了下来,缓缓地将书盖上,开始天马行空。
回味《行者》,行者其实很平凡。
第一幕回忆的是他的女儿。他说,我不想让媒体知道我女儿的名字,这会影响她的生活,女儿也同样。但她在读书的日子里经常联系父母,也常回家看看。一家人平平凡凡,我想这更是一段简单却有韵味的故事。《行者》里六小龄童和他妻子于虹从相识到工作的这段时光,贵在记忆。拍摄西游记并不是一项容易的事情,大家都要努力。忙里之外,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可能就是他们感情的最初形态。记录里的人生形态,故事外的人情温暖,使得我读完后即便忘了一些支言碎语,也总有打开来再读一遍的冲动。
我曾经也问过自己,为何起点比别人低。其实,大家都一样,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唯一不同的是,起跑声落后,大家凭着自身本领,便拉开了距离,甚至于创造了奇迹。其实,人生路不过大众世界里的一条普通路,就像六小龄童一般,左不过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悠悠众生,你我不过行者一枚,终将靠着自己,一步一脚印地踏入平凡人的平行世界。
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