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的路总是拥堵不堪,买年货的回老家的,道路再宽也载不下涌动的车辆。但再拥挤的车流,也挡不住回家团圆的路。
一早就约好回老家团聚,不用纠结该带什么礼物,不用准备应付什么礼节,只要带着老人孩子回到这个离开多久都念念不忘的家,就是最周到的事。平时都是各自天南海北地忙着生活,大多时候会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身不由己,一家人大团聚就是一种看似简单的奢侈,所以这一年仅一次相对整齐的聚会便有了分量。大侄子说的话特别实在:“大人聚在一起叙叙旧,孩子聚在一起认识认识,别到最后老人不跟着,一家人都不认识一家人了。”对呀,朋友再多,也抵不了亲情呀!
以前都是大哥大嫂的主厨,这两年两个侄子接了班,该他们忙活了。听说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各种炸,今天一早起来又开始洗的洗,切的切,蒸的蒸,炒的炒。我们回到家,大哥屋里屋外地跑着问侄子:“说,让我干啥,都让我干点啥?”大嫂站一旁乐呵呵地看着忙碌的儿子,时不时地提醒两句,俨然一副总指挥的模样。二侄子做大厨,大侄子站旁边打下手,整个厨房有干的,有看的,有沉默不语的,有哇哇大叫的,孩子沉稳,老人居然像小孩儿一样闹着,过年的气氛十足,空气里充满着欢乐的气息。
人太多,大哥找来了三张桌子,侄子把每样菜都做成了双份,一碟子一碗地摆上去,像极了流水席的阵势。大侄子说:“去饭店没意思,还是在家里舒服,过年了,咱要的就是家里的热闹劲儿!”二侄子很严肃地按辈分排座位,他说闹归闹,这个不能乱的。大家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着一家人共有的回忆,从小时候穷苦的大人顽皮的小孩到现在满足的老人懂事的孩子。一路走来有欢乐也有磨难,有温馨也有矛盾,可一家之内无大事,什么矛盾都会在交流中化解,不复存在,这大概就是亲情的魔力吧。
孩子们在院子里跑着,闹着,一会儿几个人合在一起跟大人谈判,要买个什么玩具呀,要去哪里玩呀,想吃个什么零食呀,几个小孩儿一商量,就排成一排煞有介事地和大人们谈判;一会儿这个碰着那个的头啦,那个动了这个的玩具啦,小的耽误大的玩游戏啦,大的不遵守游戏规则啦。在大人们海阔天空的聊天中,小孩子不时地分批跑来调节着,搅和着,孩子就是孩子,这边哭着闹着似仇人,一副老死也不相往来的架势,转眼俩人就如胶似漆,狗皮袜子没反正了。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能在一起玩,就是硬道理,什么矛盾误解都让它随风去吧!
人人都爱大团圆,殊不知大团圆不是固定地存在,它是靠所有的家人用亲情、爱心、包容和不计前嫌组合来的。所以不用盼着想着,伸出双手,张开双臂,去做大团圆里的一分子才好。
春节,是个大团圆的结局,愿新的一年迎来更大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