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实型文学来说,《大鱼》体现了一种再现性。它立足于客观事实,忠于现实,并揭示了现实世界的矛盾。同时,在对这个家庭的现实刻画中也体现了逼真性。
文中存在一部分写实,父子之间的反复对话像一面“镜子”,直观揭示了这对父与子多年的矛盾。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接受这样的教育,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梦想之中,所以面对现实吧,于是大家都奉这句话为金科玉律,为生活的准则,于是生活变得越来越虚伪和无聊,但是在爱德华看来,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真实,什么都不是真实,一个人的疯狂想象就是另一个人的真实生活,梦想和现实彼此关联。蒂姆·波顿曾经说,“事实”应以超越物理的尺度来衡量,也就是对特定事件的情绪化反应。爱德华这个人物正实践了波顿关于“理性事实”与“情感事实”对照的信条,那就是完全未经装饰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而传奇有时候比起冰冷艰苦的现实更加深刻地真实。在爱德华的故事里,他跨越半个世纪的传奇生活与美国社会历史变迁紧密相连,与其说他成为了那些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播者,不如说他就是创造自己历史的梦想家,在现实和自己创造的超现实世界中漫游。
另一方面,这部影片也体现着理想型文学的一些特点,故事多次通过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影片突出了表现型的特点,并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父亲爱德华一直活在美丽的理想童话中,以至自己也成了传奇。影片中的父亲一生不断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给身边的人都抹上了一个个彩虹色的梦,沼泽地里的女巫,饥饿的巨人,狼人的马戏团老板,一生挚爱的妻子,连体的歌唱家,或许每一个人,每一段故事的背后并不都是美好动人的,或有辛酸,或有悲楚。
影片在表现陈述中,充分运用了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故事的开始就让人感到奇怪,父亲多次在不同场合讲诉自己从大鱼口中拿到戒指,为了弄清楚真实的父亲到底是什么样子,父亲的经历到底是不是如他所说的那般神奇,儿子试图和父亲交谈,可惜父亲并不告诉儿子,儿子只好通过查阅资料,拜访别人了解一些细碎的情形,可惜他得到的资料却更加证明父亲所说的是八九不离十。直到父亲临死的时候,儿子才恍然明白父亲的用意,并且自己给父亲安排了一个圆满的奇幻结局。在爱德华的葬礼里,不难发现,父亲故事里的人几乎都出现了,只不过他们没有父亲说的那么夸张罢了,巨人其实并没有两米高,双胞胎也并非连体的。这种理想型的特点就像是一面放大镜,看似对爱德华夸张经历的描述实际却体现了情感的真实。
该影片虽然取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反映了普通家庭之间的喜悲与矛盾,但爱德华的理想形象是符合其形象,由作家超越现实的主体理想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作家理想中的英雄。影片中存在着一部分虚构,充分发挥了作家想象、幻想的能力。对于儿子的质疑爱德华不愿意去回答,他觉得这些仿佛就像刚才在眼前发生的一样真实。对于我们来说,的确是这样, 爱德华带领我们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如爱丽丝梦游仙境般,这里有身高三米半的巨人,有月圆之夜会变身的狼人,有两头一身的亚洲姑娘;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他的至爱。在这个奇妙的世界里,一个爱情的童话悄然来临。
这是一个戏剧化的过程,有过很多场景,经历过很多坎坷,最后爱德华与她心爱的女人走到了一起,荒诞剧也不过如此。可是你感觉它就是如此真实,如年少时的威尔般,沉浸在这个美丽世界里。
两个故事同时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发展了下去,一个朴实,一个华丽。而一个世界中的人,总认为另一个世界的人在撒谎。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他那么准确地说出了一个生命的过程——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同时,它又有一定的朦胧性。作者对一些场景的描述并未阐释的十分清楚,而是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要求读者去积极地探寻丰富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意”。
全篇看似好像是个奇幻故事,让人觉得父亲的做法很让人匪夷所思,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一生讲的如此神奇?父亲为什么不展示真实的一面给儿子看呢?到底这样做的用意何在?在我看来,我们小时候总认为父亲是如此伟大,值得崇拜,简直看成了无所不能的神,而父亲也希望儿子能记住这一点,希望儿子能在以后的岁月中记住他,记住他对儿子的爱,哪怕他离去。于是影片中的父亲才编了这么多的故事,儿子为什么要打破这个美好的故事探个究竟呢?在这世界上,只有在你所爱的人之外,才需要辨别所谓真假。生活中的事,有种种说法。所谓真相,可能是最令人乏味最让人难以接受的。而在生活外表涂上彩虹颜色的人,他们值得尊重和信赖,因为他们的爱。
至于最后父亲有没有变成一条鱼显然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父亲活在了儿子心中,并且通过儿子代代相承下去,这父爱的力量,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