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家长从小要培养孩子的亲和力,与孩子一路上亲亲密密,和谐融洽
1.我们直接简单告诉孩子‘要什么’,避免告诉孩子‘不要什么’
孩子只会接收简单的指令
孩子追逐跑的时候,我放慢语速,降低‘声调
加上往下平按的手势,说‘安静’’
此时感觉自己放松了,家长放松就能感染孩子
孩子潜意识不能处理带‘不’的句子,家长用直接肯定的语言,孩子更容易明白,如果口头语言加身体动作,表达效果更好
2.注意力的方向产生成果
行为矫正的最好方法是多关注好的行为
至于不好的行为,家长先理解背后的正面动机,再引导孩子以好的行为代替原来的行为
不恰当行为一般是为了引起关注,批评制止也是一种关注,会鼓励孩子继续这种行为
3.不破坏‘我好,你好,大家好的’原则,把选择权给孩子,孩子有了主导自己人生的经验,长大后自然就是一个自信和负责任的人
成人的世界有许多的应该和不应该
孩子的世界只有喜欢不喜欢
4.我要时刻保持正面的心态,说正面的话语,影响老公,让他也有正面的心态和习惯
孩子情绪高涨时,家长所说的话容易成为孩子的心锚,让孩子一辈子都记住
家长可以刻意制造正面的心锚,例如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刻,跟孩子击掌说yes
5.NLP‘以終为始’的技巧,就是我们要把成功的状态化成具体的画面,配上声音,让孩子去体会去感受。
家长可以描绘二十年后的成功画面,画面越具体清晰生动,孩子行动力就越强
孩子不喜欢做作业上课不专心怎么办?
逛大学,是其中一种方法。孩子有了向往,有了目标,自然有动力前进。
6.家里的超级模仿者
王耀辉《母爱无声,母爱有形》
她母亲习惯就是逛书店,朗诵诗文
小学学世界名著,四岁开始游览名胜古迹,教诲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5岁独自游览北京半个月,20岁独自远赴美国深造
回家后就是散步,阅读
孩子每天听五六个故事才肯睡觉
‘’模仿卓越‘’是透过模仿成功人士的语言动作行为习惯,让我们也达到成功快乐的状态
7. 妈妈讲故事运用感官技巧
书上没有描述的人物形象,我根据书上的图画描绘出来的,再加上了适当的肢体动作
听觉上模仿人物的声音语调
孩子是透过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感官学习包括眼睛看,耳朵听,身体感受
8.
7岁以下的孩子根本不讲道理
在孩子眼里,没有物品,只有生命
家长想要跟孩子有良好的沟通,就要读懂他们的思想蓝图,善用他们的语言
不去刷牙就说,宝宝,你的白色牙刷和杯子好几天没见到你了,它们很想你呢,它们问你去哪里了,是不是去旅游了,你要不要去跟它们聊聊天?
9.NLP说处理负面事情,货要求对方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时,避免用‘你’,要改用‘我’或者从‘他’的角度来中立地描述事情,然后让对方觉察到他需要做什么
对四岁的孩子说‘大老板,太阳公公出来陪我们玩啦,小鸟也在唱歌啦,叽叽叽’(用第三人称,用描述的形式,让孩子知道天亮了)
孩子不动,我换衣服回来说,你看,妈妈换好衣服了,我想下楼了(我是第一人称)
学NLP我就不再用命令孩子的话语了
NLP有个‘位置感知’法
孩子一般只知道自己要什么,家长可以把孩子带出来,到‘你’和‘他’的位置看事情,让孩子变得智慧
10.‘名气堂’制作
奖状或得奖照片,或任何提醒我们卓越表现的东西贴墙上,是一种自我肯定的提醒。
设立在不显眼的地方,带客人参观房间客人就会惊叹表扬孩子
11.车上游戏‘感官知识’
随意说三样东西‘白云,国旗,面包车’要求孩子复述出来,说对有奖,难度加深五个词
孩子想吃冰淇淋车上没有,可以说,你想像手里拿着的就是一支支白白的雪糕,你慢慢把它靠近你的鼻子,闻一下,是不是很香?用舌尖舔一下,哇,好冰啊,现在咬一口,哇,好滑啊,好甜,太好吃了
孩子透过感官认知世界 牵扯的感官越多,孩子的记忆力就越深刻,可以根据这个特点编一些游戏,和孩子一起玩
12.只要不违法系统平衡的都可以做,也就是不伤害自己的,伤害别人的,不破坏团体利益的,都可以做
孩子的体验比物品要宝贵的多,我很乐意让他自己选择要不要做,做什么,怎么做
孩子与物品比较,要让他知道她远比物品重要,这是价值感的来源
13.NLP说,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和能力。孩子的能力从经验来,从不断的尝试来
孩子掌控了自己生活的能力,长大后就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