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思考和觉知的关系
当你知道你在做梦的时候,你就在梦中清醒了,另外一个向度的意识进来了。你从对心智内容(思考)的认同中撤离出来,看到尤如背景般存在的你的觉知。 如果你能辨识出幻想的话,它就瓦解了。辨识出幻相也就是幻相的终结。当看出来“你不是谁”的时候,“你是谁”的实相才会自动浮现。
2.关于谦逊和自尊的认知:
如果去觉察自己,大部分人都可以看到在不同能量的人面前,自我感会忽大忽小。因为面临的状况不同,自己在自卑和优越感之间摆荡。 在外在的形相上,你会而且始终都会次于某些人,或是优于某些人。但在本质上,你不会次于或是优于任何人。真正的自尊和谦卑都是从这份了悟中升起的。当你感到比某人优越或是在某人面前自惭形秽的时候,那就是你内在虚假错误的自我感。每一个正面的自我认知之后,都暗藏了深怕自己不够好的恐惧。在每个负面的自我认知之后,都暗藏了想要一枝独秀或是凌驾他人之上的欲望。看起来非常自信,而且不断追求优越感的小我,后面却是无意识的对自卑的恐惧。相反的,在害羞,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小我自卑情结之后,却有着对优越感的强烈渴望。
3. 关于亲密关系如何和谐相处的认知
大部分时候,我们在关系里觉得受伤,都是将对方小我的呈现理解成是对自己的威胁和侵犯,还用对和错来喂养自我的小我。但是,倘若你能识别小我的真貌(自己的,或是对方的),就不会轻易对它产生反应。也不会认为它是冲着你来的。就像你在看台上演戏,你知道你身在戏外,一切威胁和冒犯都是虚幻的。那就不会再有抱怨,责难,控诉或是怪罪了。当你能够明白人们或多或少都是为心智里这个相同疾病所苦的时候,慈悲心就油然而生了。你就不会再去助长(做出回应)小我人际关系中的戏剧事件。这个时候,你会放弃戏剧事件的参与,回到自己的平安里。若对他人的小我可以做到不反应,你的存在本身就会变成一种启发,启发对方内心健全的心态。
以上这个过程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关系。当你能够穿过小我的上演而觉察到对方的本体,好坏评价会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会自然到来。
4.关于抱怨:
怨气是一种与遥远的过去事件有关的强烈的负面情绪。过去的事情本身无法阻止你在当下保持临在,只有你对过去的负面情绪会阻止你。当你心怀怨气的时候,其实你是处在一种对抗的状态里。这种负向能量会扭曲你对某一件当下正在发生之事的看法,或是影响到你现在对某人说话和行为的方式。但是只要你能看见,这股负面的能量就能释放。宽恕会自然而然发生。破局之道还在与时刻保有觉知的意识。
5. 如何和孩子相处。
这不是一个术或是方法的问题。解决之道在于你的状态,我们经常说:你的状态决定了孩子的状态。带着本体和孩子相处,你并不是一个父亲或者母亲的角色,你是那个倾听,观看,触碰,说话的那个警觉,定静和临在。你是那个作为之后的本体。超越外相,在本体之内,你和孩子是平等的。
总而言之,小我和觉知是无法共存的。当你把当下时刻,而不是过去或未来,视为你生命焦点时,你享受自己作为的能力----随之而来的你的生活的品质-----会戏剧化的增加。不论做什么,如果保持绝对的临在,你会将空无和宁静带入这个世界,即便在最简单的事物中,也可以创造品质感。
一切的考验都在生活中,最好的修炼也在生活中,回到日常生活,一边读书,一边生活,一边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