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诱惑,也很容易抵制。 但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
“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乌合之众》
法国学者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本著名的大众心理学著作。勒庞认为:群体的心智不是超越个人,而是远远低于个人。人们的情绪一旦被煽动起来,群体的智商会大大降低,平时优雅的人会变得残暴,平时胆小的人会变得勇敢,平时理性的人会变得冲动。这样的事情在人类历史上上演了无数次。
《乌合之众》分三卷,分别介绍群体心理特点,影响群体心理的因素和不同群体的分类。书中的一个中心论点就是:个体一旦进入群体,他的个性便被湮没,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情绪化、低智商、易受暗示,书中分析的许多案例来自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群众运动。
群体的特点
不是聚在一起的人就可以称作是“群体”。群体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定律的支配。群体中的成员可能职业、年龄、性格,甚至生活方式都不相同,但要有相同的感情和意志。
按照勒庞的观点,群体冲动、多变而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他人,情绪夸张单纯,却又偏执、专横、保守,在道德上低劣与崇高交织。群体受到无意识动机支配,宛如原始人,只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和简单明了的观念才会为群体接受,而不论其是否正确或证据确凿。
独立思考
在群体中,感性的、本能的情绪特别容易传染,而理智的、冷静的情绪在群体中丝毫不起作用。互联网是情绪传染的催化剂,现在很多朋友圈、公众号都高度雷同,都转发着相同或相似的帖子,讨论着相同或相似的话题,甚至表达着相同或相似的态度。
所以,在面对这些事件时,独立思考显得难能可贵,因为要做到独立思考并不容易。独立思考本质上是一种批判性思维,需要我们考量我们自己或他人的思维是否符合逻辑和标准,这与我们下意识的思维方式相违背。
仔细想来,人类的多数决策,不论是购物、做评委、写文章、谈恋爱,都或多或少地受了情绪或大众观点的影响,绝对理性的决策其实并不多。非理性大体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在有限的知识和信息条件下,无法取得正确的决策;另一种原因是:受情绪和大众观点的影响,主动放弃了理性思考。对于第一种情况,看似“非理性”的决策,有时却是理性的;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则是要提醒自己,是不是真正在用理性思考了。
我们身处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社会上经常出现各种热点问题。网络环境下,这些问题往往被夸大、影响也很容易扩大。在我看来,几乎任何一个骤然成为热点的事件背后,都有非理性的成分,常常需要听听不同意见。我的观点是:急着发表观点,可能就有点不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