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清华大学举办开学典礼的资讯刷爆了网络,各路优秀的新生更是赚足了眼球:围棋九段柯洁、“诗词才女”武亦姝、全国高考实考最高分杨晨煜、国际数学奥赛满分金牌得主谢柏庭……
韩寒说:“出名要趁早”,看着这些娇子们一个个才华横溢,光环加身,实在叫做家长的杨妈妈内心澎湃:若我家的孩子也有这般出息,咱这当妈的也就满足了。
然而刚在外面玩的满头大汗的的儿子此刻正盯着电视里的熊二哈哈直乐,沙发上胡乱堆着乐高和漫画书。
——“你暑假作业做完没有?”
儿子不予置理。
——“你暑假作业做完没有!”
也许感受到背后的杀气,孩子小声地嘟囔一声“快啦快啦”,视线却始终没有移动。
哎,真想爆锤这臭小子一顿。杨妈妈狠狠地咬着牙,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悲凉感油然升起:同样是人,为什么别人的孩子这么优秀,咱家的臭小子咋就这么“平平无奇”?
在同样九年的学习生涯中,为什么有的孩子能上清华北大,而有的孩子却名落孙山?即便是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孩子们的成绩也是参差不齐,这是为什么?
比较了众多学霸的成长经历,笔者发现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十分擅长时间管理。
湖南卫视的一档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曾经采访哈佛剑桥的高材生们,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优秀,他们一致认为时间管理非常重要。
2019年高考状元杨晨煜在接受专访时也分享了他的经验:自己对学习时间有严格安排,每个月的学习重点都作了规划,还设置了任务并进行监控。具体到每一天,早晚做什么都会安排得井井有条。这样每天、每个月该做什么,目标就很清晰了。
这也解释为什么同样是九年时间,为什么学子们的成绩有会如此之大的差,对时间充分利用的人,更容易取得斐然的成绩。如EMBA、MBA等主流商业管理教育均将时间管理能力作为一项对企业管理者的基本要求涵括在内。
有的孩子学习爱好两不误,而有的孩子身无特长,成绩也不甚理想,并非两者智商差距巨大,天才毕竟只是少数,只是有的孩子养成了时间管理的习惯,用有效方式更快完成了目标。
作为父母的我们,改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时间管理的习惯?
1.培养孩子使用事务清单的意识
很多时候孩子并没有清晰的主次概念,常常扔下碗筷跑去看电视,或因为游戏耽误了写作业,常常让大人有种“想到一出是一出”的感觉。
通过事务清单,让孩子列出当日及未来几天要做的事情,然后按重要性和紧急性分区,事件的主次排序便一目了然,通过这种方式,能帮助孩子清晰地了解事物的重要性,加深对必须要做的事情的重视感。
铃铛妈妈的女儿周末总是喜欢跑出去玩,回家后就看电视,作业总是要拖到周日很晚才写,但是在使用事物清单后,她写作业的主动性提高了许多,回到家会先写作业,然后才去看电视,最让妈妈感到惊喜的是,为了奖励铃铛的自觉表现,妈妈打算带铃铛去看电影,但是女儿却说:妈妈,订晚一点的票,我要先把作业写完再去。
孩子总是拖拉到最后才写作业,并不总是因为讨厌写作业,而是容易被眼前的事情吸引,把写作业抛到了脑后,通过事务清单,能帮助孩子加深对“写作业”的重要性的理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
2.加深孩子对于时间的认识
优秀的人士,对于时间的分割是十分精细的,比尔盖茨就以5分钟为单位来安排日程,工作中如果会议时间很短,或一些不需要5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他就会以秒来安排,对于时间的最大化利用,促使了比尔盖茨的成功。
但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们对时间的认知通常停留于“早上”上学,“下午”放学,“晚上”睡觉,对于时间的流逝并不敏感,这导致了他们做事拖拉的毛病,比如早上赖床不想起来,起来后迷迷糊糊的,很不情愿,甚至还有起床气,拖拖拉拉的要折腾很久。
如何加深孩子对时间的认知,牛牛的妈妈分享了她的办法——沙漏三兄弟。
这位聪明的妈妈购买了3个沙漏,分别是10分钟;15分钟;30分钟,每次儿子牛牛写作业、吃饭、玩电脑时,妈妈都会把沙漏放在旁边。
流动的沙子非常形象地演绎了时间的流逝,牛牛因此在时间的控制上好了许多,有一次沙子漏完了,作业却还没有做完,牛牛激动的大哭“这下完了,要得黑心心了。”
对于时间的流逝,孩子并没有大人那么敏感,缺少时间的限制,孩子做起事来缺少紧迫感,加之天性好动,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就浪费掉许多时间,十分钟也写不了一行字,通过具体的沙漏形象,能让孩子直观地感觉到时间的流动,加深对时间的认知。
3.激发孩子的热情
很多孩子喜欢游戏,收集游戏中金币,小星星让他乐此不疲,通关后的奖励的宝箱更是让他兴奋的摇头晃脑,非得父母上缴了他的手机才肯老实吃饭。
为何游戏会让人如此着迷?
在游戏设计中,有一种理念叫即时反馈系统:在收集到金币时,会有悦耳的叮咚声,完成关卡后,会有动态的奖励结算画面,似乎在说:“你的努力取得了成果!”
这种反馈迅速而正向,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成就感,继而乐此不疲。
借鉴于游戏的奖励机制,牛牛的妈妈设置了“红心”和“黑心”,当牛牛完成预定的目标后,就会得到一颗红心,没有完成目标时,就会得到一颗黑心。
累计爱心可以兑换礼物。达到10颗可以奖励一本书或者玩具;达到20颗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达到30颗可以去想去的地方玩一天;满50颗有一次旅游的机会。
同时每个月有3次没有完成得到原谅的机会,每一次没有完成就要得一颗黑色爱心,过了3次,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会减掉一颗爱心,累计得10颗黑色爱心就罚一个星期不能玩电脑。
在妈妈跟牛牛讲完了计划的内容时,牛牛完全没有排斥,觉得很好玩,像游戏一样,非常认真的想象着要兑换的礼物。每次得到一颗红心,他都要小心地贴在表格内,然后数一数红心的数量。
对于某些要求,比如不挑食,按时睡觉、写作业等等,即使父母多次向孩子解释原因,也未必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孩子在短时间内感受不到这些行为的益处,没有坚持的动力,通过设置奖惩机制,让每一次行动都能在短时间内收到反馈,这将大大加强孩子们的积极性。
4.平稳过渡,细水长流
在一开始不要往计划表内填入太多的事务,如果孩子能够在长期的时间内;都很好完成各项目标,再尝试着添加一两项新目标(视难易程度而定)。
此外,孩子需要在家长的长期督导下,才能将时间管理从方法吸收为习惯。
为了完成目标,孩子们需要约束自我,这种自我约束的能力,称为自控力,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在《自控力》指出:自控力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但过重的任务也会透支自控力,让自控力没有恢复的空间,最终导致失控。
孩子的自控能力是比较低的,如果在一开始就设置太多的目标,孩子很可能无法完成大部分的目标,基于奖惩制度,孩子将得到相当数量的“惩罚”,这会极大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同时会对这种“游戏”产生厌恶感,结果适得其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养成,也非一两日就能养成,贵在家长的长期培养,懒惰的农夫种不出好庄稼,培养习惯就像种一颗种子,既需要小心培育,也要长期呵护,切不可一时兴起,如倾盆大雨般猛烈灌溉,随后又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
时间管理从来不是家长要求孩子做什么,而是让孩子通过时间管理这一习惯更有效地达成目标,正如爱向来不是要求孩子成为谁,而是让他们更好的做自己。
他们可以不成为达芬奇,可以不成为伽利略,可以不成为毕加索,但是,当他们想做更出色的自己时,想探索更高的世界时,他们应当有更丰满的羽毛,更健壮的翅膀,而做父母的,愿意倾尽所有,为他们提供一切可能,哪怕是从一个小小的习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