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香港回归,结束了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那一天,举世瞩目,举国同庆,是令所有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日子。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击溃中国的守军,英军趁机占领了香港岛,香港的历史在这时被改写。此后,道光皇帝曾经多次想要将香港岛收复回来,但是屡屡失败,当时的清朝已经没有能力来捍卫领土完整了。1842年,英国逼迫着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正式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而在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再次和英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区以南的地方割给了英国。在1898年6月9日,英国再一次逼迫着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以及在这附近的262个岛屿租借给英国,时限为99年。到1997年6月30日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从世界的大格局以及新中国成立不久的客观情况,对于处理香港问题的态度,始终保持低调,冷静、慎重的态度。经历了国内外的动荡局势,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种制度是可以允许的。他们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破坏他们那个制度。国家的统一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愿望。这不仅有利于子孙后代,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香港回归以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向前。1998年金融危机,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香港成为国际金融炒家的狙击目标,中央政府强调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捍卫港币稳定,击退“金融大鳄”索罗斯,保卫香港货币稳定。在国际知名机构的评选中,香港仍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最自由的经济体、亚洲最具活力的城市。2017年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香港已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新成员,成为亚投行首个吸收的非主权意义的经济体,同年“债券通”获批,这是继“沪港通”、“深港通”之后,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推动内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背靠祖国,面向世界,这是香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的原则,香港经济的不俗表现,与享有的一国”和“两制”双重优势分不开。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国家“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方针,将为香港带来源源不绝的活力和千载难逢的机遇,香港的明天定会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