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三色事件掀起了网络界的惊涛骇浪,大家也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也不由自主写了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忧心,毕竟只是自己的一点感触,文笔也确实与真正的“文章标准”相差甚远,所以除了训练营内部的投稿,它一直静静地沉寂在我自己的主页。
然而没过两天,它就被一位爱国简友发现,并在评论区留下评论,其中一句令我记忆尤为深刻:美国有枪击案,难道枪击比性侵好?
(当然这句话已经不存在评论区了,因为已经被他删除了)
我首先反思了一下,应该是我文笔的问题,没有表达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所以使读者产生了误会。但同时又觉得无可奈何,因为在我们身边,确实存在这样一群人:只要你一说国外的优点,他就立马跳出来,说你不爱国。
有人去国外旅游赶上当地动乱,不幸身亡,网友评论:让你去国外嘚瑟!中国的名山大川不够你玩的吗?然后还在末尾恶狠狠地补上一句:死了活该!
还有一直被网友们牵挂的“江歌案”,有人竟然评论说:都是江歌妈妈的错误!就这么一个女儿还送到日本留学,在中国待着不就没事了吗?
不仅是网络暴民,现实中持这种“爱国观点”的也大有人在。
我给我爸买双日本进口的袜子,他说他不要,因为他爱国要用国货。(其实他的剃须刀用的就是日本科技)
先生给我讲了在日本九年看到的人性化的各种制度,我与亲身经历的事情做了对比后感慨中国制度应当更透明更亲民,一向温和的闺蜜跑出来反驳我:我朋友在日本呆了那么多年,说还是中国好!
卖国产化妆品的微商宣传语这样写:爱国就要用国货!
除了日本,广受“爱国人士”鄙视的,还有美国。
XXX是央视名人,竟然去美国生孩子!
美国是可以合法持枪的,多危险!
美国还有种族歧视呢,黑人不也一样遭受不公平待遇了吗?
在有些人看来,想证明自己好,就必须去说别人不好。而如果有人说了别的国家好,那就是对自己国家的大不敬,那就是不爱国。
关于是否要学习国外的长处,我们或许可以看看中国历史。魏源曾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张。在这个主张里,师夷是手段,制夷是目的。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对于他的主张,历史评价说:“师夷长技以制夷”表现出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向处于巨大变故中的中国人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
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很多人还是觉得“看到别人的好”就像在“给自己抽筋扒皮”,内心非常痛苦,坚决不愿面对。但事实是,我们看到其他国家的好,并不意味着要抛弃自己的国家去“崇洋媚外”,而是多多反思自己的不足,看看别人先进的地方,拿来为自己所用。
我想起自己做老师这近十年常见的一个场景:
家长特别无可奈何地说孩子:你就不能跟XXX学学?你看看人家学习态度多端正!看看人家,从来不混日子!你就不能学学人家的好?
孩子气呼呼地反驳:哼,你就会夸别人家孩子,你一点都不爱我!
可能在这些“孩子”的眼里,真正的爱就是每天夸且只夸他,绝对不许夸“别人家的孩子”,毕竟,对他们来说,如果你爱我,眼里就应该只有我的优点,其他免谈。至于学其他人的好,凭什么?我也不是没有优点,干嘛要去学别人?
关于我的上一篇文章,还有另一条评论是这样说的:理解你的愤然,只是还好,我的世界依旧美好,我孩子的老师都是充满爱与阳光的,所以我更相信这世间,在中国,还是好人多的,我相信我眼睛看到的……
关于“眼见是否为实”在此不做讨论,我只想给她讲个故事:
先生家有两只猫,一只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带纯正血统的胖胖,一只是不太受待见只能保证温饱的中华田园猫白白。有一天先生跟我说:你看白白,每天一副苦瓜脸,你看胖胖,多萌多可爱!
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如果我是个天天被宠爱又经受良好教育的公主,身边却有个出身低贱经常受气的丫头,那在外人看来,彬彬有礼性情温暖人格正常的,肯定是我;我眼中的世界,和丫头眼中的世界,也一定是不一样的。
胖胖的眼中,世界美好,人类善良,猫粮好吃,矿泉水好喝。
白白的眼中,世界一般,人类奇怪有好有坏,猫粮确实可以吃饱,矿泉水用来解渴也还将就。
但是对于楼下饥寒交迫的流浪猫来说,白白好像也还挺幸福呢?
我是旁观者,改变不了别人对白白胖胖的态度,我能做的,就是对胖胖温和,对白白更加温柔,方便的时候,给流浪猫喂喂水,投投食。
我改变不了世界,所以我只改变自己。
我知道一个人的美好还不够,我希望更多人都美好起来。
毕竟,一个人的美好不足以证明一群人的美好,一时的美好也不代表永久的美好,自己的世界有一部分很美好了但也不妨碍我们学习别人变美好的方法。
中国有成语说“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古人有志“师夷长技以制夷,裁长补短,博采众长”,《学记》也讲:“独学则无有,孤陋则寡闻”,放眼看看世界,学学别人的长处,并不丢人。
拿自己在中国经历的“美好”去对比国外的“不美好”,确实能唤起国人些许或强烈的自豪感,但这对于我们国家的进步是没有特别大意义的。但是用我们自己的“不美好”去对比国外的“美好”,或许还可以学习到对自己国家有价值的东西。如果看到了别的国家好,就代表不爱自己的国,那么其他国家同样也不必来我们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理念,这情景与当年的“闭关锁国”,没有什么差别。
“爱国人士”们,看看其他国家的好,这没什么可别扭的。
适当学学“别人家的孩子”,挺好的。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26天